外傘頂洲 國土會變動 成內海遺跡

文/廖振順(北市萬芳高中地理科教師 |2013.07.05
9915觀看次
字級
黃色區塊代表二零一二年的外傘頂洲範圍,外傘頂洲的最南緣擺幅最大,大約向東移動了兩千七百公尺,面積則縮減了六平方公里,但是外傘頂周北方的沙洲卻變大了。圖/廖振順提供
嘉義縣東石鄉外海有全台最大沙洲─外傘頂洲。圖/徐谷楨
台塑雲林縣麥寮鄉第六輕油裂解廠,對環境改變影響甚大。圖/本報資料照片

文/廖振順

(北市萬芳高中地理科教師)

嘉義縣東石鄉外海約十餘公里處,與澎湖列島遙遙相對,有一個台灣最巨大的濱外沙洲叫做外傘頂洲,像這樣的巨大沙洲,在台灣的地形演變中,曾經非常頻繁地出現過,最讓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三百年前環繞在安平港外海(台江內海)的巨大沙洲,當時人們覺得這些外海中的沙洲就如同是海中的大魚,所以就以一鯤鯓、二鯤鯓、三鯤鯓來命名。

過去的台江內海範圍廣大,從雲林到嘉義、台南的沿海都是一片水汪汪的潟湖,然而,滄海桑田,時至今日,台江內海大多已經因泥沙淤積和河川沖積而變成陸地,外傘頂洲可以算是台江內海碩果僅存的「遺跡」了,為何說「可以算是」,因為沙洲本身是一直處於連續沖刷、堆積的綜合結果,此刻所見的沙洲,下一刻其實又有微小變化了。

台塑公司在雲林縣麥寮鄉填海造地打造第六輕油裂解廠(簡稱六輕),這一填填出了向外海延伸出去二十六點零三平方公里的新生地,相當於一○四個中正紀念堂的面積。巨大延伸出去的新生地必然對沿岸海流產生影響,緊臨雲林外海的洋流方向是由北向南,因此許多國人擔心位在六輕南邊的外傘頂洲會由於供沙減少而逐漸消失,讓移動中的國土成了消失中的國土。交通部觀光局的網頁中說明外傘頂洲受到波浪、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六十至七十公尺,而且面積縮減到僅存一百公頃(一平方公里)。

這份資料顯然過時而且存在著錯誤,將一九八四年到二○一二年外傘頂洲地區的衛星影像疊合在一起,可以觀察到自從一九九八年六輕第一期工程完工啟用以來,確實對外傘頂洲產生影響,很明顯地,使得外傘頂洲不再向西南延伸,從二○○四年開始,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外傘頂洲大幅度地向東移動,也就是向台灣本島陸地移動。最南緣擺幅最大,大約向東移動了兩千七百公尺,面積從一九八四年的十九平方公里,縮減到二○一二年的十三平方公里(觀光局網站上竟然說只剩下一平方公里),哇!少了六平方公里,那麼會變成「消失的國土嗎」?

向北邊看,一九八四年在六輕和外傘頂洲之間僅有數個小面積的沙洲,現在則已經發展成一大一小的兩個大型沙洲,大者約有二十四個中正紀念堂般的面積(約六平方公里),小者也約有八個中正紀念堂般大小(約兩平方公里),這兩個一大一小的沙洲目前的發展趨勢一是變大,二是向陸地靠近,三是向南延伸。最終此二大小沙洲若是與現今的外傘頂洲相連,那麼外傘頂洲面積反而變大了,而且向北延伸以及向陸地靠攏。

總結來說,六輕對沿岸海沙的堆積確實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原本受東北季風和沿岸由北向南的沿岸流影響,外傘頂洲不斷地向西南方移動,但是六輕所創造的巨大突出新生地,導致外傘頂洲面積縮小並且向陸地靠攏,而緊鄰外傘頂洲的北方,則產生了兩個逐年變大的大型沙洲,未來很有機會與外傘頂洲相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