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六祖壇經》圖/佛光緣美術館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六祖壇經》
當一個人想要消災滅罪時,該怎麼做呢?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行布施、做好事、造功德,這些都是修福。修福的人得了福報,但是他的罪業還是存在的。
那麼,要如何才能將罪業消除?雖然可以藉由有形的修福報、求功德來將功折罪,但是它能消除的罪業還是有限。佛經裡教我們懺悔、認錯可以滅罪,發心立願也可以滅罪,最重要的,必須做到「但向心中除罪緣」。
發自內心的真心懺悔,認錯改過,心中就能生起智慧。心中的罪業猶如冰霜,要仰賴懺悔的「慧日」才能化解消除。有一首偈語說:「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一切的罪業本體是空,是由心所造,也要從這顆心去滅除。
當我們以一顆無分別心,不在有無上計較,不在對待上計較,不在善惡上計較,超越一切對待與善惡分別;就像每個人都有清淨的法身,都有證悟涅槃的可能,那是沒有時空的限制,沒有自他的對待,沒有生死的分別,泯絕罪福的對立,才能做到「各自性中真懺悔」。
懺悔也要如法,有的時候可以從事相上懺悔,或者藉由佛事、誦經來懺悔罪業;如果進一步做到不帶分別心,不帶有無心的「無相懺悔」,就是真正的懺悔,那是可以消除罪業的。
所以《六祖壇經》的這段偈頌告訴我們,希望懺悔滅罪,除了修福、培福之外,還要自我觀照,自我清淨,只要你的心一清淨,罪業自然可以一一懺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