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科學

慧得 |2013.01.13
1524觀看次
字級

文/慧得

佛法與科學都是求客觀、重實證之因緣法則,而佛教更是在根本解決人生的問題。佛教是智信的宗教,闡述宇宙人生的緣起真理,並示導修行解脫的方法,經實踐佛法後,體證本具之涅槃寂靜。因此,佛法對於物與物、心與心、心與物的種種關係,都有精闢圓融的見解。

科學一般可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應用科學、形式科學,重視客觀、分析、歸納、實驗。研究的範疇,是以物與物的因果關係為主。

禪門有句話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這正是科學家的研究精神。

三法印

佛教的重要教義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是非常科學的。

諸行無常

諸行,是指世間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這些事物,若依佛法來觀察,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阿含經》云:「積聚終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當離,有生無不死。」這都是說明人生無常的道理。

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滅,剎那間變幻莫測。而宇宙萬事萬物也是如此。一切現象時時刻刻剎那生滅變化,世界的生住異滅,四季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都是流動變化的狀態。在這流動之中,並無任何一個不變的東西。

再說宇宙世間一切事物,依物理學來說,沒有一樣是靜止的,既都是動的,即是無常。如一朵花,以肉眼來看,它是靜的,若用佛法來觀察,則知組織成花朵的各種元素都是動的,且在不斷的新陳代謝中。從各種元素的變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漸凋謝,它雖然也曾鮮艷一時,但終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們知道它是無常的。

諸法無我

諸行無常,是從「縱」的時間上講,世間上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從「橫」的空間來說,世間上萬有諸法,沒有一樣可以獨自存在。人,都喜歡執「我」,都認為有一個我的存在,即「自我愛」,和我所擁有之物的「境界愛」。凡事都以我為主體,好像離開了這個「我」,就什麼都沒有了。

而佛法對諸法做理性的透視則說無我,在一切諸法中,沒有一個常住不變固定自在的我可得;因為可以稱為「我」的,必須具有四個定義:恆常性、主宰性、不變性、自在性。一切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所謂的「我」是無法成立的,故說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涅槃寂靜是說不論世間如何動亂,最後終歸於寂靜;不論萬法如何差別,最後終歸於平等。動亂歸於寂靜,差別歸於平等,寂靜、平等,這就是涅槃的境界。依佛法來說,達到涅槃的境界,已寂滅了一切煩惱和生死,而到了離苦得樂的境地,亦即圓滿一切智德,寂滅一切惑業的果位。

依量子論的觀點,我們也能體會到一切事物本性空寂、無有常性的真義。一切物質可以完全變換成能量,儲藏於空間中;同樣的,空間中瀰漫的能量經過聚集後,也會形成物質。猶如水遇熱,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凝結又變成冰,水、水蒸氣、冰三者的外在表相不一樣,但其內在的本質是一樣的。因此,我們知道物質和能量的相互變換,在轉變中,質量並沒有絲毫消滅,也沒有絲毫增長,只是現象上的轉變。

本性空寂 無有常性

人是有生命的物質,因此和其他物質一樣,可以轉變成另一形式存在,但這轉變並不代表斷滅,如佛教所說六道輪迴,即是說明此理。所以,在現象上,人與畜生是不同的,但本體上則完全平等,誠如明代陶望齡〈戒殺詩〉云:「物我從來本一真,幻形分處不分神。」

由此可見,佛教的人生觀是科學的,是符合人生實際情況的,它可以引領我們圓滿無上的佛果,因此,佛教不但為現世所需要,更是未來一切眾生的希望。總之,佛教不僅在理論上是有組織、有系統的,就是在實踐的法門上,也是循序漸進,相當縝密而科學化的。

儘管現代的科學多麼進步,甚至把人送上月球,但是能登陸月球,卻無法登入人的心上;儘管現代的醫學科技進步到可以替人換腎換心,物質的心臟可以換,但我們的本性真心卻絲毫無法更替。

近代科學的反思,已經察覺到「精神」與「物質」的不可分離,也相信世間萬象(物質)的內涵,還有很多是目前科學未能解開的謎底,是未來科學研究努力的目標。但,佛教強調行解並重,並不單是著重在知識理論的研究,而是在心性的豁達與智慧的開展,因此能補科學之不足。

星雲大師說:現在科學發達,交通咫尺天涯,乃至電話、電視、電腦網際網路的發明,使得人際之間的關係真是天涯若比鄰。但是世間的智慧有利有弊,科學發達雖然帶給人類許多富樂,但相對的也造成人際疏離,甚至製造許多交通事故、電腦犯罪等問題。

可以說,科學帶給人類福利,但也引生許多弊端,所以單純的發展科技,並不究竟。現在人類的思想要相互交流、相互關懷;唯有人類彼此互相來往、幫助,世界才會和平、人民才能安樂。

佛教所說的種種教理,是透過佛陀實修實證的自性般若智慧,所以,科學愈進步,與佛教的教義愈見契合,科學愈發達,愈能證明佛法的精微高深。

科學重客觀之因果法則,在現代佛教教團,可吸取科學的管理方法,建設人間佛教的教團,如佛光山教團的建設,在星雲大師有制度、有系統、有效率的規畫下,是最科學化的典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