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孫子兵法】 順勢而為

文/姚儀敏 |2012.10.10
1785觀看次
字級

文/姚儀敏

經驗告訴我們,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不過方法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只要我們仔細研判情勢,採取相應的措施,勝率自然還是能相對提高。

《呂氏春秋》有一個故事說大力士烏獲費盡了力氣,最後卻把牛尾拉斷了,可是牛卻紋風不動的站著,這時候,一個小孩走過來,牽住牛鼻環,那隻牛居然乖乖跟著小孩走了。

古人從寓言裡提出質疑:到底是小孩的力氣大於烏獲,還是大力士烏獲的力氣小於小孩?若依孫子的觀點而言,應該都不是,而是這個小孩懂得順勢而為。

「勢」到底有多重要?電影《魔戒首部曲》中,當精靈渡過河水,立刻口念咒語啟動洪水,以千軍萬馬之勢,淹滅九個戒靈。這一幕,即讓我想到《孫子兵法》軍形與兵勢兩篇所說的「勢」。

孫子認為一場勝仗,除了靠事前的充分戰備之外,若要速戰速決,減少資源消耗,關鍵就在於如何運用最初的氣勢!

至於如何造勢?舞台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打拚出來的,首先要塑造「敵人是虎狼之師」的深刻印象,讓士卒欲除之而後快,留下我方是溫良仁義之師的印象;所以敵人出兵是為了掠奪和侵犯,我們出兵是為了保家衛國並維護正義;敵人紀律渙散魚肉鄉民,我軍紀律嚴明分毫不取;敵人戰技粗糙膽小如鼠,我軍意志堅定攻無不克。

這就是〈軍形〉和〈兵勢〉所說的,要贏得漂亮不是靠運氣,而是「掌控局面,取得主導權」,要知道何時進場、何時退場,讓一步死棋變得全盤皆活,轉危為安!

日本戰國時代的織田信長,曾在毫無天時地利之下,打過一場大勝仗,他靠的是什麼?就是把所有的不利條件轉換為有利條件,他在桶狹間之役先製造放棄決戰的假象,以鬆懈敵軍防備,然後像風一樣發動奇襲,斬強敵有「東海道第一弓」稱號的今川義元於措手不及,創造了以數千人對抗數萬大軍的神話。

打仗猶如在充滿礁石的河流中航行,唯有順水推舟,避開危險,繞道前行,才能順勢進入理想天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