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和人】 創立張老師月刊 催生心靈工坊 余德慧 畢生灌溉本土心理與人文療癒

周慧珠 |2012.09.23
2738觀看次
字級

生命宛若幽靜的長河,在每個人的心底,蜿曲地流著
在這條長河潺潺的水聲中,到底人的一生在變化著什麼?
是事業的建立與毀敗嗎?是成就的達成與幻滅嗎?
是感情的結合與分離嗎?

當人以死亡做為根部,人就突然地安定下來
開始對自己有限的生命有了一分珍惜
甚至產生一種了斷的感覺
只有站在這種情況下去活,才是比較真誠的活

做為一個生活的解說員
余德慧總是主張:當生命的屋頂塌了
生活才有了星光與風雨
人站在破屋的底部,生命才能奮進

二○一二年九月七日晚上,在花蓮慈濟醫院安寧病房,曾經創立《張老師月刊》、催生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的余德慧教授與糖尿病共處數十年,安然過世,享年六十一歲。

哈佛大學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對於余德慧的過世,十分難過,他說,余德慧是少數可以讓他學習的心理學家之一;而對國內心理學界而言,確實是一大損失。

一九五一年一月十日,余德慧教授出生於屏東潮州人,大學時北上就讀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獲得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二○○六年八月自東華大學退休後,受聘至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本土心理學、宗教現象學、宗教療癒等課程。

學府 第一門「生死學」課程

一九九○年代,余德慧即看出心靈學是未來趨勢,一九九二年與他的恩師楊國樞教授在台灣大學合開國內第一門「生死學」課程,大受歡迎,場場爆滿。

除此之外,才情出眾的余德慧,更創辦台灣第一、也是唯一的人文心理雜誌《張老師月刊》,擔任總編輯期間,開創新穎的本土心理學研究領域,多次榮獲雜誌類金鼎獎。當然,他也於《張老師月刊》撰寫刊頭文章,其融合生命意義與文學美質,作品《生命夢屋》、《情話色語》、《觀山觀雲觀生死》、《生命宛若幽靜長河》均是專欄結集成書。

這同時,他還擔任張老師出版社總顧問,暢銷一時的《前世今生》、《西藏生死學》即是在他策畫下完成的。

出版 注入心靈療癒的觀念

二○○○年成立的心靈工坊文化公司,余德慧是主要催生者之一,並擔任諮詢顧問召集人,將身心靈整體療癒的觀念帶進出版界。引進探討生病心理學的《病床邊的溫柔》、省思醫療倫理的《醫院裡的哲學家》、探究生命終極關懷的《道德的重量》等前衛好書。

近十餘年,余德慧專研生死學與臨終照護、宗教療癒,《生死學十四講》、《生命史學》、《生死無盡》均是其重要著作。

二○○九年,余德慧主持「人文臨床與療癒研究室」,以人文臨床的觀念,結合人文社會學科與受苦現場,以探究其人文深度。

恩寵 死亡可以不是悲劇

近幾年余德慧的身體日益衰弱,經常進出醫院,陪伴他的是最珍愛的一本書《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書中強調人在臨終過程最能體悟靈性的意涵,在死亡時刻最能感受到慈悲與智慧。

專研生死學與臨終關懷的余德慧,深信死亡可以不是悲劇,而是恩寵。臨終前,他充分浸潤在靈性恩寵之中,泰然離世,為世人留下的是——寧靜迎向生命生滅的示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