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科山滿山金黃耀眼

陳雅莉 |2012.09.01
1337觀看次
字級

金針花盛開,花東縱谷起伏的金黃美景令人心醉,原住民文化體驗好新奇!

意外成就金針山

八月初到九月底是金針花盛開的季節,正是到花蓮赤科山和六十石山擁抱金黃花海的好時節。趁著夏末走訪花東縱谷,不但可賞花,品嘗金針大餐,還可到高海拔山區消暑,享受清新空氣。

位於花蓮玉里的赤科山,是遺世獨立的小山村,早在日治時期就以盛產赤科樹聞名。赤科樹被日本人視為上等建材,大量砍伐。一九五九年的八七水災,讓許多西部農民一夕之間失去了田產和房舍,大批災民遷移到地廣人稀的花蓮後山開墾,在赤科山、六十石山等地落腳後,以種植水稻、地瓜、玉米、花生等作物維生,之後又引進並改種金針花。

翠綠換上金黃衣

經過半世紀的辛勤開墾,赤科山不僅成為自給自足的村莊,更轉型為以金針花海聞名的觀光勝地。而朝開暮謝的金針花,也讓赤科山圍覆在綿延層疊的金色山巒中。沿著蜿蜒山路開墾的花田,每年初秋,原本翠綠的山巒換上金黃新衣,在藍天白雲映襯下,格外美麗。

赤科山雖然範圍不大,卻難得的保留了許多傳統村屋農舍,也是現今唯一還以日曬金針而非機器烘乾的地方。其中三合院形式的汪家古厝,黑瓦屋頂遍灑璀璨黃花的經典畫面,是攝影師最愛的取景地。另一個受歡迎的賞景地,則是位於海拔八百公尺山坡的千噸大石頭,外型就像一隻大石龜,攀爬山頂居高遠眺,滿山金黃盡收眼底。

涼亭以金針命名

富里的六十石山則屬於花東縱谷海岸山脈的分支,海拔同樣是八百多公尺,相對於純樸唯美的赤科山,六十石山可充分體驗數大就是美的壯麗景致,登上約 九百六十公尺的最高點,在舒爽微風中,感受醉人的金黃花海魅力。

近年來,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六十石山設立了十座造型各異的涼亭,其中七座皆以金針花的別稱命名,包括忘憂、黃花、鹿蔥、鹿劍、丹棘、療愁、萱草等;另三座則是因當地風景優美,而取名為觀親、尖閣、山嵐。其中又以忘憂亭位於最高點,由上往下俯視六十石山,猶如巨幅彩繪油畫般的金針花海,以及壯闊美麗的花東縱谷和秀姑巒溪。

馬太鞍別名樹豆

從六十石山往北走,行經瑞穗鄉,進入光復鄉,就進入了馬太鞍溼地生態園區。這裡是阿美族馬太鞍部落的傳統生活地區,過去種滿了樹豆,「馬太鞍」即為阿美族語的樹豆「Vataan」音譯。

阿美族人在馬太鞍溼地發展出獨特的「巴拉告」(Palakaw)生態捕魚法,利用中空的大竹子、筆筒樹的樹幹、九芎枝幹等天然材料,製作出一個三層結構物,然後放入水塘中,讓魚蝦在其間可棲息、繁殖並自然生長,使得阿美族人毋須拚命到處抓魚,也展現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精神。



來到馬太鞍溼地,不但可聆聽原住民導覽解說巴拉告捕魚法,下溪親自體驗,還能享用著名的原住民料理「石頭火鍋」。此外,近年馬太鞍又以蓮花田聞名,每年五月到八月到訪,都能見到東台灣最美麗浪漫的蓮鄉,九月則可採蓮子。

同樣位於光復鄉的光復糖廠,正式的名稱為「花蓮糖廠」。過去,北起新城鄉,南至富里鄉,都可見到花蓮糖廠製糖用的廣闊甘蔗田。現在製糖業早已走入歷史,糖廠轉型為觀光景點,遊客漫步於排列整齊的日式平房中,享用清涼又甜蜜的冰品,重溫了兒時歡樂回憶!

若是在八月下旬前來,還可順道前往位於光復鄉東側的太巴塱部落,體驗部落為祈求來年豐收而舉行的豐年祭。

(本文節錄自《用周休,一年玩遍台灣》‧時報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