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閱讀 鄉史 鄉情 鄉味

文/莊永明 |2012.08.12
1009觀看次
字級

古早味
作者:陳文榮
繪者:馮銘如
出版:二魚文化

「食飯皇帝大」,這句臺灣俗諺,含意匪淺,尤其是「食飯」不是限於吃米飯,真正的解讀是:「用餐」。

「顧三當(餐)」的年代,想以「皇帝」之尊,享用食物,何嘗容易;而且不是升斗小民可做的奢想,這本《古早味》,品味的食材、食物,雖不高貴、高尚,但是閱讀起來,這些庶民之吃,滿漢全席也難相比,畢竟讀之有味之餘,也將給予吃之有味的餘興!

我是不懂吃、不會吃、也因年紀大了,不能多吃,如此可說與美味絕緣的人,竟然有幸給《古早味》一書寫序,想是自己還能談吃,而且話匣一開,話題還不少,可惜我不能喧賓奪主,只能書寫此短序。

庶民文化是不該在「歷史」中被輕忽的,常民是「歷史人物」的重要角色,這是我用以詮釋歷史的觀點,俗諺、歌謠、禮俗、文物……,無不是我的「史料」,我曾有「以食說史」的想法,可惜對吃的更深內涵,認知有限,理解不足。

《古早味》,讓我開始「懂吃」了,細嚼慢嚥一百二十幾篇,共七類的文字,感覺是品嘗一味又一味的「媽媽的滋味」。

更重要的是,我也懷念起有生之年的幾道「佳餚」,如建成圓環包鹹菜的油炸肉丸、霞海城隍廟前的內餡包有碎肉、干貝肉丸、北門郵局前的延平南路騎樓的冰涼肉丸,當然也有媽媽的拿手菜──竹筍肉絲和海鰻油飯。

收藏近萬個火柴盒,我曾自誇過:給我一張臺北地圖,我可以用火柴盒貼出「臺北飲食地圖」。餐廳以火柴盒打廣告,是六、七、八○年代餐飲業者的共識,因此這類的火柴盒占了八成以上,但是《古早味》所談的「食物」,卻不是飯店、餐廳端上的菜餚。也正如此,它補充了我那「飲食地圖」的不足和缺失。

清淡的鄉味,有著濃郁的鄉情,甚而從中窺探拋不開的鄉史,走進「食光走廊」,藉由不同年代的飲食習慣和烹飪食材,不是可以回到再度享用當代「美食」的歲月嗎?

歲月留下歷史紀錄,走過的歲月,必有時代痕跡,食是首要的民生問題,「鼠麴」、「狗尿菜」、「豬母乳」、「猴頭菇」……幾可湊足十二生肖的「野味」,還有「過貓」等。「序細」(後生晚輩的臺語)難得一聽的菜色,都是曾在「序大」(長輩)口齒留香的記憶,這種記憶也是時代痕跡,

古早味讓人回味鄉史。

家常菜使人留戀鄉情。

手路菜令人品嘗鄉味。

《古早味》可解讀鄉史,可凝固鄉情,可永留鄉味,細品此書,同時享有「口福」,不亦樂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