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

林黛嫚 |2012.06.19
1883觀看次
字級

婚後第一個除夕,就和同一個年關前不久的婚禮一樣,是一齣悲喜交織的荒謬劇。

我和男友愛情長跑七年後步上紅毯。結婚前我只到過他家一次,那時他還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他家那位於台灣南端的老房子,標準的農家屋舍,房子就在稻田邊,以一個大晒穀場與搖曳的稻浪相對。一家之主背著「年年春」農藥筒下田噴灑,女主人則從儲藏室拿出自家收成的稻米淘洗下鍋;在屋旁的菜圃裡割番薯藤快炒;而白斬雞鮮嫩的肉質正是自家放山雞的成品。

我享受了一頓道地的農家菜餚後,躺在像是民俗博物館裡的古董老眠床上輾轉難眠,當蟲聲唧唧、蛙聲嘓嘓時,過慣夜生活的我腦中霓虹燈亮得正起勁。若是稍有生意經的人大概在盤算著這老眠床重新上漆不知可以換得怎樣的好價錢,我卻在思索著傳統台灣女性的生活,多的是像我未來婆婆一樣,擔負起撐持一個大家庭的重責。由於她處處照應、殷勤招呼,想到她這樣過日子已有幾十年,那麼像我拿著草紙繞屋子大半圈,到屋外蛆蟲滿坑的老式廁所解燃眉之急這件事,也只能說是小小不便。

我們都以為愛情、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我知道他是農家子弟,他知道我父親是基層公務員,算得上「門當戶對」,那就夠了。

當時我在小學教書,他剛從大學畢業正準備去服兵役,有一天,他依約來到我服務的學校,一方面接我下班,一方面和雅好桌球運動的學校老師廝殺一番。等我上完最後一堂課,他靠在體育館的外牆上,身上溼了又乾的汗漬顯示剛剛激烈運動過,看他臉色凝重,我以為是這天戰果不佳,玩笑一句:「怎麼,輸了?」他說今天不能陪我了,晚上要趕回南部去,探視仰藥自盡未遂的母親。聽了這話,我玩笑的嘴角立即凍住,訥訥地說,「那你怎麼不直接趕回去,給我留個話就行了。」他說:「我母親已無大礙,既然和趙老師約好了打球,不好失約」。

他堅毅的性情在此表露無遺,換做是我,恐怕早就哭得手足無措了。那勇敢向命運控訴的母親也是如此性格吧。後來我知道,我那未來的婆婆出院後並未回家,她離開她居住近三十年、她從少女長成少婦再長成老婦的地方,離開她半世紀以來從未離開過的家鄉,她說,孩子大了,能照顧自己,她要過自己的生活。

這就是荒謬婚禮的緣由。

我們的婚禮按照一般婚禮的程序進行,當穿著婚紗的新娘挽著新郎的手走過紅毯,走到大紅囍字高掛的主桌坐下,那張坐著和這場婚禮相關的重要人士的宴席上,獨獨男方家長缺席。他父親因為難以和人溝通而缺席,他母親則因不願與他父親碰面,而放棄參與親愛長子成家的場面。不曉得滿場賓客有人在意嗎?在意新娘新郎雙方家敬酒時事實上只有一方家長嗎?至少,我在意,他在意。

安定的家庭生活是人生的重要課題,支撐著我們繼續人生的道路,他父親努力要找回妻子維持家庭的圓滿便是如此,而他母親直到孩子長大成人才脫離僵化難耐的婚姻何嘗不是!

婚後第一個除夕,我們一早驅車南下。在成了「慢速」公路的車陣中緩緩前進,由北到南,清晨的微熹已轉成黃昏的薄暮。

我們先繞到市中心的超市購物,沒有女主人的圍爐盛饌我們得自己打點。我向來是遠庖廚的君子,他比我好一點,至少知道如何調製味鮮的火鍋鍋底。

回到老宅,晒穀場還在,從地上只有車轍,沒有穀粒來判斷,這晒穀場已久不晒穀!屋外的廁所封了起來,另在屋內砌了一處,三道矮牆,一道木門,依舊簡陋,頂上小黃燈泡亮度不夠,照得人影影綽綽,心底發毛。但想到是男主人親手搭建,加上至少不必再穿堂過戶去解急,似乎也不該再挑剔。

我負責收拾屋子,他去張羅年夜飯,我公公窩在新購的沙發上,守著影像模糊的小電視看新聞。我把屋角一整落保麗龍便當盒裝進垃圾袋丟棄,那是我公公打發三餐的方式,據說他怕被村人撞見東問西問,總是騎著老爺摩托車噗噗噗地到鄰村買便當。看著這一大落堆疊得比我還高的便當空盒,想想那是無法計數的時日,心中便生悽惻。

古董老眠床拆掉了,新添兩座彈簧床,床墊的塑膠封套仍未拆開,盛夏溽暑躺臥其上一定是熱汗淋漓,而床墊的主人卻從未想到把它順手揭去,那是什麼樣心思?我用抹布擦拭塑膠套上的灰塵時百思不解。

屋子裡除了糊泥竹牆及水泥地外,唯一有年歲的只剩一座面盆架,放面盆的位置空著,而毛巾架上的銅鏡照著一張臘黃的臉,那是我嗎?還是那些在傳統禮法制約下黯淡了青春年歲的女人?

「開飯了。」大廚喚道,把我那游移在蒙塵時空中的遊魂喚了回來。

外子開了一瓶XO,和他父親默默對飲。公公沒有問起我婆婆,外子也絕口不問這些日子他是怎麼過的。

火鍋冒著熱騰騰的煙,圍爐的氣氛卻始終熱不起來。我也只有把燜得爛熟而失了味道的食物,當做山珍海味猛往嘴裡放。

這應該是我公公這些日子來最豐盛的一餐了吧。明明沒有豐盛食物倒也製造了狼籍的杯盤,我一邊洗著一邊想著,可是看我公公的神色,再美味的食物也是無滋無味—當人生都失去味道之後。

圍爐前不需祭祖,圍爐完也沒有任何儀式,發壓歲錢、小孩子玩沖天炮、大人們聚桌開講或是玩點小牌……等都沒有,外子和他父親各據一張沙發,雙眼直視電視螢光幕,年節應景熱鬧有餘而深度不足的節目,他們卻專注得眼神呆滯,像極了沙發馬鈴薯。

我懷念寶島中部的娘家,懷念婚前的年夜飯,同樣沒有女主人,但是父親巧手整治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餚,用雞湯熬得恰到好處的長年菜尤其叫我難忘,每嚐一口總想著祝福父親長命百歲,感恩的心迴盪胸際。

但是那樣的年夜飯已然遠逝,如同除夕除舊布新,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生的意義。對我們來說──我們是指我、我先生、我公公、我婆婆,這樣的年夜飯才只是開始。

我常以過來人的身分對猶待字閨中的秘友以及妹妹們發表心得,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的事,一定要認識對方的家庭後再深交。我婆婆成長的年代不是她能掌握的,難道我們也要學她只能無奈地抓住人生最後僅餘的時光嗎?

這番話卻始終沒有被任何人採納,閨中秘友以及兩個親妹妹接連步上紅毯,喜孜孜的笑顏尚在腦際,關於婆家的許多牢騷卻已出籠。

或許人生便是如此,明知前行多艱,仍如飛蛾撲火,一無反顧。生命的甘甜愁苦,盡在那一頓沒有女主人的年夜飯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