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說偈 得度

文/星雲大師 |2012.05.28
3938觀看次
字級
圖/道璞

文/星雲大師

入佛法海,

信為根本,

渡生死河,

戒為船筏。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這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的一段偈子。佛陀在這部經裡,主要是教示諸大菩薩及佛弟子,如何透過觀心地、滅妄想而成就佛道。

「入佛法海,信為根本」,佛教常以大海譬喻佛法。大海寬廣無邊,包容無限,即使百川匯流入海,大海也不失其清淨。大海蘊藏豐富的珍寶,很多人靠海為生,以海為家,但要進入深海採寶卻不容易。因為海中波濤洶湧,詭譎晦暗。

那麼,入海採寶,須具備什麼條件?信心為第一要件!佛經有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也有謂「信為道源功德母」,說明了信心是入道的根源,一切功德之母。入佛法海,有信心就不會畏懼,就能產生力量。

信仰佛法,有層次上的不同。常聽人說:「只要心好,不必信什麼宗教」,這個「不信」很可怕。有些老公公、老婆婆,雖不懂什麼宗教理論,但他們在神明之前跪拜求禮,內心清淨、心靈昇華,即使是迷信,也信得有價值;不信,則什麼都沒有。當然重要的是正信,不能邪信或不信。

「渡生死河,戒為船筏」,有人說,人生就像行走在艱難坎坷的旅途,茫茫無依的生死河中,要到達清淨安樂的彼岸,必須以「戒為船筏」,依止戒的船筏就能安然得度。

長久以來,佛光山國際佛光會為淨化人心,建立祥和社會,在各地推廣「七誡運動」:誡煙毒、誡色情、誡暴力、誡偷盜、誡賭博、誡酗酒、誡惡口。「誡」從「言」字旁,有教育、教誡的意思。人人若能遵守奉行七誡,這個七誡就是幫助我們跨越人生苦海、生死河浪的船筏。

此外,能再進一步持守佛教的五戒,從不殺生進而護生,不竊盜進而喜捨,不邪淫進而尊重,不妄言進而正語,不吃迷亂心性的東西進而正食,以戒為人生堅固的船筏,就可以幫助我們安然渡過生死的河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