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與我遇見的書 文學初遇 作家的第一本書

應鳳凰 |2012.02.19
1090觀看次
字級

出版「第一本書」是每位作家重要的第一步,不但關係日後寫作方向,也從這裡堅定了寫作之路。

「第一本書」對作家個人而言固然是大事,一般人不注意的是,其實對「一個地區,一個時代」而言,同樣是大事。試想作家「起步」之時,正是文學種籽「開花結果」,又將「花果」公開亮相,展示給讀者的時刻。台灣文壇,不,台灣文學花園於是花團錦簇,出現各型各色新品種:小說、新詩、散文、劇本、評論,新人新作繽紛綻放,在不同時段裡爭奇鬥艷。

新品種新款式集結一起,便形成文壇一股「新潮流」。新作家出現的時間版圖,標誌著一個地區文類題材的潮流走向——什麼地方什麼時段,集中出了哪些新風格新形式,「文學風景」的特殊性於焉誕生。仔細觀察的話,脈絡分明的「文學史樣貌」便在其中。例如「戰後六○年代」展區,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東方白、七等生、王禎和等一群現代主義風格小說作家,便集中在兩三年裡紛紛推出第一本書。到了七○年代,這棵「台灣文學樹」更加巨大茂盛,像:吳晟、宋澤萊,古蒙仁、林清玄,蕭蕭、顏崑陽等人則同一年裡,即一九七六年,出版他們第一本書。作家「起步」踏入文壇,我們聽到的是紛紛開花的聲音。

展出「作家第一本書」的意義多重而且多元。個別來看,它是「認識作家」的第一步。許多實例說明,越是作家早期作品,越接近「原始面貌」。剛提筆創作,常以自身經驗或周邊人物為題材,因而質樸寫實。俗語「三歲定八十」,由處女作看一個作家或有相同功能。固然作家資質成就個個不同,有人出手不凡,首次出書即是成名作;有人大器晚成,卓然成家之後羞於重提少作。但無論那一種,都是讀者重新認識作家的大好機會。

如果把幾十年來超過兩百種「作家第一本書」串連成一條線,呈現或顯影的,還不只前述的當代文學史。須知一本書的完成,除了作者,還有幕後策畫的編輯人、出版人、封面設計者。

「書封面」分區陳列,觀眾隨著流程,可瀏覽欣賞辨別各時段書封設計的不同風格。封面或裝幀藝術本是美術設計的一環。

欣賞書籍之美的同時,還能看出:到底哪些機構哪些人,不計盈虧費心編出琳瑯滿目的「作家第一本書」?許多歷史悠久的出版社目前仍在軌道上運行,更多出版社則完成階段性任務,已在各自的年代發光發熱,為文學出版史寫下璀燦的一頁,像大業、文星書店,大林、仙人掌、蘭開書局、水芙蓉、純文學出版社等,戰後一頁「文學出版史」隱身其中。

為顯現文學書的歷史脈絡,本次展出以「作家第一本書」的「出版時間」為分區依據——整體略以十年為段,分成四區,每區再按出版年代依序排列,希望能凸顯文學風潮的發展腳步。首區包括戰後直到一九六○年代,二區三區分別是一九七○以及一九八○年代,第四區距離此時最近,集中解嚴以後的作家作品。本次展出約計二百五十家,分區情形如下:

籌備整理作家第一本書的過程,發現好些書已絕版多時,不但市面上找不到,甚至圖書館都不見蹤影。此外,一些讀者推崇懷念的書,問世後雖一時斷版,若干年後仍有其他出版社再版三版。同一書名的大小版本排列起來,看出不同設計者的巧思,更充滿藝術趣味。而書是由作家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為了各時區的「文學呈現」更有立體感,每一時區儘可能搭配作家照片同時展出,讓「作家第一本書」主題展,不僅展出書本面貌,也把部分「作者影像」隨實體書共同展出,讀者大眾既看得到書,也看到寫書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