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 永恆的大禹

丁作民 |2012.01.05
854觀看次
字級

我是立在塗山之巔的一塊石頭。

那時,一切營生都必須「始於足下」。對於他來說,長年累月遠離家鄉,拋妻別子,像現在的農民工一樣在外打拚。但他比農民工艱苦,農民工可以坐綠皮車回家過年,而他卻不敢有眷戀妻子的行為。對於天下來說,他是一個類似現代「水利部長」的官員,肩上擔著讓他絲毫不敢懈怠的使命。

父親是他的前任,和他同樣跋山涉水,忠於職守,雖然沒有在水利工程中拿回扣,飽私囊,但因巨大的投入沒達到應有的效用,被問責處死。前仆後繼,他沒有畏縮,而是從父親失敗的經驗汲取教訓,銳意創新,開拓了疏導治水的新途徑。

他的足跡從中原到巴蜀,上三秦下吳越,殫精竭慮,住工棚,帶頭幹最苦最髒的活,手上長滿了老繭,腳底布滿了血泡,腿上的毛磨光了,老百姓見了無不心痛。經過十三年的努力,他帶頭開闢了無數的山,疏浚河流,修築堤壩,使天下河川都流向大海,終於根治了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不愧為一個偉丈夫!萬民稱頌說:「如果沒有大禹,我們早就變成魚和鱉了。」

舜在位時,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禹在天下的威望是實打實幹出來的,他是一個真正的「公僕」。他的宮室簡陋卻沒有想到改善,而是盡全力平治水土,發展農耕。

禹建立夏王朝,分九州,在塗山約請諸侯相會。天下諸侯前來朝見的竟達萬名之眾。

新婚才四天,禹的老婆就獨守空房,她可謂是留守婦女的鼻祖。接連十幾年,上要照顧孤獨的婆婆,下要哺育兒子,還經常為附近治水工地送水送飯。她用辛勤,用堅韌,打磨夜以繼日的思念和牽掛,用操守和奉獻免卻夫君的後顧之憂。多少個漫漫長夜,她背著幼子,立在山頂,向遠處眺望。

沒有作秀,沒有虛偽,你們和我一樣,是被他和她觸到了心底最柔軟的部分:你們被貢獻者的樸實真誠、清正無邪所折服,尋覓到一種引領叫永恆;我的形象則被感動改變,她那堅貞的神情,剛毅孤獨的身影感動了我,傳染了我,使我的形體和神情與她漸漸從形似到神似——我,是立在塗山之巔的一塊石頭,千百年來,人們都叫我「啟母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