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上 為夢想流的眼淚

李思源 |2011.12.23
1688觀看次
字級

文/李思源

留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稱號。它代表著「異鄉人」、「流浪者」還有「寂寞的人」。

不論留學追求的目標是什麼,我永遠困惑,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種理由,捨得讓一個人離開自己深愛的家鄉。

在留學的這五年間,我時常在想,我是因成長而流浪,還是因流浪而成長。有時候,我會忘記為何而留學。有時候,我會忘記夢想的起點。更令人絕望的是,有時候,我會記得這些,卻不去在意。

十五歲那年,浩蕩地離開了深愛的家鄉。嚴格來講,是在離開以後,才知道如此深愛自己的家鄉。從溫哥華機場前往學生宿舍的路上,面向一個熟悉的天空,卻陌生的建築風格,感受得到勇氣與懼怕的交叉。一趟剛啟航的旅程,前方是埋著無盡寶藏或十面埋伏,都能輕易地將我崩擊與復生。

習慣一個人

留學的第二年,我搬進了加拿大人的寄宿家庭。我的生活方式愈來愈西化。每晚總會坐在沙發陪他們看加拿大節目、聊天。加上在學校選修的電影課,學生中沒有亞洲人。從同學的話語間,老師所挑選播放的電影,我觀察著他們談話間的想法,吸收他們的快樂與激情,我的腦海將這一幕幕長串的畫面,剪接成了一部繁雜且微妙的西方思想。

令人意外的是,在這充滿寂寞的留學路上,我反而習慣了獨自一人。一個人喝咖啡、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吃漢堡、 一個人留學。不光是習慣,甚至依賴與享受。一人空間,能帶給我憂鬱,憂鬱轉換為無限的想像力,想像力使我不孤獨。我利用閒暇之餘創作,寫寫日記與詩。

陪伴自己的那些時間,是我人生中寂寞的巔峰期,但也是毫不在意寂寞的時候。

快樂並墮落

之後,我在一家奶茶店,結交了新朋友。那一年是我在加拿大最快樂與最後的一年。令人惋惜的是,從那個圈子裡,我習得一個想法「很難做自己,同時又不失去朋友」,爾後,我開始改變。

那年的耶誕假期我返回台灣,卻不通知多數的朋友。我不想花費時間與他們見面,更不想解釋這一切。當時我認為,我不需要任何人,只要那些奶茶店的夥伴就足夠了。我先前的朋友已被一一取代,我不再需要為了什麼去跟某人噓寒問暖。到最後,台灣對我而言,不過是一家家的小吃店。

相反地,我變得不堪寂寞,我無法遠離那家奶茶店。愚昧地認為,他們就是我的歸宿。

留學的前兩年,我不斷問自己,這些不快樂的感覺,是從何而來。直到遇見奶茶店的他們,我停止了孤獨。為了爭取任何與他們相處的時間,我蹺課。校長告訴我,我的蹺課紀錄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並且宣判,我的高中無法畢業。

我親手將自己的留學之路毀滅了。奶茶店在我空虛與寂寞之時照亮了我,接著卻引爆了我的貪玩與墮落。我如同一般年輕人,在完全沒有束縛的地方,失去自我控制。

我失去寂寞

當我父親對我說出「這個家沒有欠你」時,我感到如此的痛心。

我是個擁有所有的孩子,但我永遠疏忽這點。自小不論是學樂器或補習,都是我的決定,而決意放棄的也是我。要求留學與第一個閃起放棄念頭的還是我。我的父母讓我諸事自己決定,便是希望能讓我為自己負責。

我頓悟,所有事情必須怪罪自己。我少了以前好多感性。從前,我會花時間陪伴自己。當我獨自一人時,我才有能力全方位思考。

我既然連高中都無法畢業,我已經沒有多餘的籌碼來跟父母談信任,看來父親說得對,我的確欠這個家很多。

我多麼的希望能矯正這一切。我後悔當初欠下人生的債款。我不該輕視留學的使命。並非所有人都有留學的機會,但在這世上會放棄留學的人,都是那些擁有機會的人。

那段日子,我是自負的。我疑惑,到那步為止,我手中握的是些什麼,為了握起這些,曾拋棄過什麼。我深深地誤解了留學的初衷。我太注重於想讓自己快樂,而忘了自己的本業。不管是留學或成長。當時的我,沉迷於貪玩之中,玩物喪志、荒廢學業、濫用情感。我拋棄台灣的友誼、失去寫作的習慣,以及,我父母對我的期望。

我這才驚覺,人是不能失去寂寞的。

一封懺悔信

我寫了一封信給我的爸媽,我想懺悔。我相信,懺悔是好的。不論它的動機與結果,應該都是好的。

在那封信當中,我向他們提及我在這三年所遇到的事情與想法。那時我的心態,認為這一切是終點的話,最起碼讓他們知道經過。

在我寫的過程中,我下筆愈來愈情緒化,我寫下了許多祕密與心事。從一開始留學的恐懼與寂寞,和過程中的堅強與堅持,以及最後的適應與接受。有些事情我記得,但不清楚。有些事情我不記得,卻很深刻。

我回頭整理了那三年來,所發生在我身上的改變,不論好壞,以及我的成長,不論成敗。

我一直從第一年寫到最後一年,在最後一頁的時候,我流淚了。我沉沉地哭了。當下我才知道,原來這封信不是寫給我爸媽的,而是寫給我自己的。

我被取名「思源」,本意就是要懂得珍惜,而我卻抹殺擁有的所有。我曾認為「思源」這名字太過大眾,它讓自己感到平凡無味。但,沒想到「李思源」這個從出生以來就屬於我的姓名,我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它的真義。

「珍惜」才是我這一生中最難以突破的關卡。為什麼明明看似簡單的事情,卻是如此地難以達成。而今才了解,我必須花一輩子的時間,來學習這名字的真諦。

我多麼慶幸,那不是一封手寫信,否則,我的淚滴將公諸於世。

我想,這就是人生最困難的地方吧。總是有許多的關卡要闖,但惱人的不是那些關卡的內容,而是不曾察覺到它是關卡。

到底我才領會,所謂的成長,終究是為了犯錯。

(全文及圖摘錄自皇冠出版社《為夢想流的五種眼淚》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