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學做人】 為官當學王爾烈

莫清華 |2011.11.24
1781觀看次
字級

王爾烈清朝遼陽城才子,曾經當過嘉慶皇帝的老師,因其正直無私,深受嘉慶寵愛,嘉慶總愛派他到各地當主考官。

有一天,王爾烈從江南主考回來,嘉慶皇帝詢問了主考情況後,又問王爾烈說:「老愛卿家境如何?」王爾烈回答說:「幾畝薄田,一望春風一望雨;數間草房,半倉農器半倉書。」

嘉慶皇帝聽了很高興。於是委以重任,對王爾烈說道:「老愛卿為官一貫清廉,朕早就知道,如今朕要派你去安徽銅山鑄錢。」

王爾烈一去就是三年。一日奉詔回京。嘉慶問道:「老愛卿,這幾年怎麼樣?」

王爾烈聽出了言下之意,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從長袖裡掏出三個銅錢來,交給了皇帝。皇帝仔細一看,這幾個磨得溜光閃亮的銅錢,分別是「當十錢」、「五銖錢」、「嘉慶國寶」,是鑄錢之樣錢。王爾烈這才回答說:「老臣除這三個銅錢外,依然是兩袖清風,一無所存啊!」

嘉慶帝暗地去了解,王爾烈果然說老實話,的確是不敢多貪一分錢的老實人。嘉慶十分感動,於是封其為「老實王」。

老實人值得重用,嘉慶讓王爾烈去安徽負責鑄造銅錢,是用對了人。

王爾烈告老還鄉時,一支浩浩蕩蕩的驢馱子大隊從京城出發,看熱鬧的人議論:「王爾烈滿載而歸了」、「什麼老實王,是假的」、「什麼兩袖清風,早貪飽了!驢馱子上還不全是珠寶」……

這話傳到嘉慶那裡,他馬上下令截查,又招來王爾烈,當著朝臣問:「馱子隊所載何物?」王答:「不過是皇上所賜。」

嘉慶說:「你告老還鄉,我所賜不過千兩白銀呀,還用大隊驢馱子載嗎?」

王爾烈只得請求檢查。經過打開馱子查實,驢馱子上載的全是破磚爛瓦。大家瞠目結舌,細問,王爾烈才說:「臣家裡只有三間茅屋,回去無棲身之地。為此,我撿了修皇宮剩下的破磚爛瓦,馱回去蓋房住。」

嘉慶很感動,下令在遼陽為王爾烈修了一座翰林府。王爾烈把正廳作了義學館,自己只住偏房。

這個范曄《後漢書‧循吏傳》裡的故事,讓人想起當今的「職位害人」之說:每當貪官落馬,往往有人說「是這個職位害了某某」,或說「約束機制的欠缺,讓他伸手的機會太多、太容易了。」

這個說法,有幾分道理。但是,絕不能將其墮落歸責於職務。在同一職務上,有人能潔身自好、清政廉明,有人卻貪婪無恥、以權謀私,根本原因就與其自身的品德、修養等個人私德有關。

王爾烈在安徽銅山負責鑄錢三年,依然兩袖清風。這個很容易「害人」的職務,並沒有害了王爾烈,就因為王爾烈在錢財面前,守住了本分。

話又說回來,貪婪是人類的本性,這與個人的國籍、黨派、學識等關係不大,因此,法治國家在承認人的貪婪、自私本性的前提下,在體制上下功夫,用完善體制、合理制度的「籠子」去限制、禁錮個人不正當的欲望,使之不能貪、不敢貪、不想貪。我們的貪官「前仆後繼」,的確與約束機制的欠缺有關。

嘉慶帝這種不讓老實人吃虧的獨特做法,正是營造尊敬老實人、信賴老實人、呵護老實人、重用老實人的佳例。

王爾烈當主考官時不貪一文,負責鑄錢時也一文不貪,始終保持廉潔,他的「兩袖清風」的故事,得以世代相傳。

不少人被財物所絆倒,考究起來,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在接受財物時沒有思忖自己的本分。有些人可能也忖到了,但是,沒有安守本分。被受重用了,如何堅守本分?這是為官者應該思考清楚,正確認識的問題。

忘記了本分,遲早會出事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