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三好人家6 成為佛光人 陳香蘭找到心靈支柱

阮愛惠 |2011.10.21
1870觀看次
字級

【記者阮愛惠台北報導】陳香蘭師姐一家人三十一年前就與佛光山結下善因緣。她的妹妹依日法師大學畢業那年參加夏令營後,就依止開山星雲大師在佛光山出家。父母難捨世緣,經常帶著家人到普賢寺、福山寺探望依日法師。

每次去到寺裡,法師總是很親切地招呼,又有好吃的素齋,讓陳家人感到很親切、歡喜,播下了日後家族成員多人皈依佛光山、參與佛光會的種子。

陳香蘭的堂嫂陳柯月娥和堂姊陳玉霜都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神岡分會的組長,母親林陳尾及姪兒湯光杰則是會員。小女兒王明慧三個月大的時候,陳香蘭和同修王瑞堅每次參與佛光山事務時都帶著她,兩歲時的王明慧,即使是在冗長的法會或助念儀式中,都能很安靜地在旁陪伴,一點都不讓大人煩心,長大後,成為豐原幼童軍團的生力軍,很得法師疼愛。

王瑞堅在一九九九年時擔任神岡分會會長,當時會員人數不多,但王瑞堅和陳香蘭盡全力守護這個小團體,用愛心和耐心經營活動。當時的台中港分會的陳嘉隆(現為中華總會副總會長)給予他們很多指導和支持,鼓勵他們多辦親子活動來吸收會員。

有一次為了接引更多會員,他們舉辦了一場「千人寫生比賽」,當時陳香蘭失業中,為了節省結緣品的經費,幾位會員一起摺蓮花來當參加獎品。她們摺了一千朵,但才兩百多人報名,隨著比賽日期接近,她們感到很擔心。

大家只好誠心向菩薩祈願,很奇妙地,人數馬上開始激增,最後居然有八百人報名,加上家長,總人數將近千人。現場還有多位師姐發心來煮點心,活動辦得很圓滿。後來這一千人當中,有很多人都成為佛光會員。

隨著辦活動的經驗不斷累積,陳香蘭在神岡地區的耕耘愈深,她投注於神岡分會的精神、時間,遠勝於其他事務,神岡分會連續十年得到優秀分會的榮譽。

暫離職場的三年中,法師請陳香蘭協助豐原禪淨中心成立童軍團,但她自認什麼都不會,更別說團康了。妙恕法師說:「有愛心就夠了。」結果,她帶得有聲有色,還當了童軍團團長。

二○○八、二○○九年,陳香蘭出任豐原區的督導長,帶動督導委員會的會務步上軌道,進而帶動豐原禪淨中心及各分會活動,都充滿活力。尤其,對位處高遠的梨山分會,更不辭辛勞地一年兩次和會員坐二十人小巴,前往舉辦浴佛法會和義診活動,每次都有兩三百人受益。

陳香蘭表示,因為心中有佛光山,常常思及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宗風,所以心靈有支柱,每當感到力量不足的時候,只要翻看大師的法語〈心甘情願〉,即使只有一句話,都能讓她得到解決困難的啟發。

想想大師年紀那麼大,都還每天思考要為人間佛教做些什麼?讓身為弟子的她,也不敢鬆懈,只能緊緊追隨著大師的步履,她說:「佛光山是自己的家庭,是我們一生的慧命之家,很高興加入這裡,感覺找到人生最大的依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