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台北市信義路六段的「肥貓」寵物醫院暨美容精品店,這裡同時
也是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SCPA)的送養和認養中心。加起來六十坪左右的狹長兩層樓,涵蓋了動物美容區、診療區、認養區、販賣區、辦公區等,SCPA的理事長崔智映(Sara)和幾位工作人員,在裡面忙東忙西,到了下午三點多才打開麥當勞的紙袋吃午餐。
只見崔智映的左手臂上有好幾道又長又深的抓痕,對貓狗經驗豐富的她仍免不了貓爪的突襲。她笑說:「通常我看眼神就知道牠們可不可以碰。」但也有意外的時候,尤其是野性強、神經質的流浪貓,就算對救牠脫險的人類,也是反射性地先攻擊再說。「這還是小case哩!」崔智映伸出右手大拇指,指甲至手腕間明顯的傷痕,那裡曾被一隻在作TNR的貓咬穿,傷勢如同割腕。
崔智映是韓國人,當年來台灣念政大外交系,中英文俱佳加上秀麗的外表,雖未當上外交官,卻也在畢業後謀得很好的差事──韓國LG企業的總經理秘書。然而她的心不關注商界的風起雲湧,而是每天下班趕回家照顧她收養的殘貓。
隨著對流浪貓狗的關注愈陷愈深,她乾脆成立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以組織性的力量來作街貓的TNR及送養行動。協會的事務紛亂如麻,常出現資金短缺,她勇往直前投入的結果,就是辭去人人稱羡的粉領工作,投入多年積蓄,以及──和交往十年的男友分手。
來台二十多年的結果,竟是被這些貓貓狗狗牽絆得結不了婚也回不去韓國,這種「結局」很令她意外嗎?崔智映笑笑說,大學同學都不覺意外,因為那時她就是一個會撿小狗回家用奶瓶餵奶、自己在自助餐廳只吃青菜卻買雞肉剁成泥餵小貓的人。一路走來,她唯一懊悔的,就是當年有獸醫曾問她要不要轉行唸獸醫系時,她沒有意會到這是自己一定會走上的路,很後悔晚學了好多年!
而今的崔智映,除了白天在自己的店裡上班、處理客人及協會的貓狗外,回到自己的家,還有九隻貓在等著她。這九隻都是七歲以上的老貓和病貓,有的天天都要打皮下注射,有的則需要餵藥,都在她的照拂下「安享天年」。
認養中心裡的貓住得愈久,協會負擔愈大。但協會不輕易把貓送養出去,而會親自到認養人家中確認他們的空間和經濟能力是否適合長期養貓;崔智映在作員工訓練時,也灌輸員工不要以「充業績」的心態「推銷」送養貓,因為每隻貓被救回來的過程都很辛苦,飼主如果沒有照顧牠一輩子的觀念,甚至將之二度棄養,再讓貓咪淪為流浪貓的話,那真是罪孽深重呢!所以協會在送養貓咪之後,不時還會到飼主家抽查,看看貓咪過得好不好。
崔智映表示,今年上半年,許多捐款都流向日本的大海嘯災區,協會的募款少了很多。還好有心幫助協會又已經有養貓狗的人,都常帶家裡的貓狗到「肥貓」作美容,讓醫院能多一點收入。崔智映說很喜歡台灣,因為台灣人很好相處,台灣人很感性、很心軟,人與人之間有溫度。讓韓國小姐崔智映遲遲不想回國的,除了台灣的貓狗,還有台灣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