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 別被累擊敗

陳鈞凱  |2011.09.17
1134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陳鈞凱

誰說癌症病人就該病懨懨,感到四肢無力、提不起勁,當身旁癌友不管怎麼補眠和休息就是擺脫不了疲憊感,當心被「癌因性疲憊」拖「累」,而耽誤了治療效果和時機。



對台灣很多癌症病友而言,比罹癌還難受的事情,往往是有心要接受治療,偏偏無力撐完療程,無以名狀的累,成為抗癌路上最大的障礙,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調查,有高達七成癌友出現「癌因性疲憊(CRF)」症狀,身體的累,伴隨精神的焦躁或憂鬱,造成每三人就有一人因此中斷治療。

拖累健康 WHO早警示

什麼是「癌因性疲憊」? 癌因性疲憊在身體的表現,主要是四肢無力;在認知方面的表現,包括: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在心理部分,則有焦慮或憂鬱,造成病友無法正常參與社交、工作活動,無法享受生活樂趣。

世界衛生組織(WHO)更早已將癌因性疲憊定義為「疾病」,呼籲全球癌友及醫護人員重視,千萬不要忽略掉這抗癌的副作用,可能對健康帶來的強大破壞力。

疲憊比腹瀉、掉髮、嘔吐還要令人困擾,台北榮民總醫院顧問、教授彭瑞鵬引用臨床調查結果指出,在台灣,有高達三成癌友覺得癌因性疲憊症「嚴重」影響他們日常生活。台灣目前領有重大傷病卡的四十二萬癌友來說,恐怕人人都有可能是潛在的癌因性疲憊病人。

9成癌友受累 5成狂跑急診

根據台大醫院針對台北、雲林兩院區,接近八百名癌友調查發現,癌症病人在接受治療期間,九成以上都有疲憊問題,其中七成以上,最疲倦的程度在中等程度以上。

遺憾的是,癌因性疲憊雖然早在一九九七年開始受到全球醫界的關注,但截至目前為止,成因及機轉仍是個謎團,也沒有確切的治療方針或藥物問世。

一項更驚人的數字是,彭瑞鵬說,在所有掛急診就醫的癌症病友中,居然有高達五成四,是因為疲憊上門,雖然癌因性疲憊的發生率,會因為不同的癌症、不同的治療方式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超過七成五,且多數需要住院治療,卻偏偏未接受適當治療。

原因就出在多數癌症病友,甚至包括醫護人員在內,普遍都認為疲憊是癌症治療過程必然伴隨出現的症狀,不覺得應該要接受治療,也不相信疲憊能夠被治療。

疲憊不是累 睡眠休息都沒用

正常人也會累,睡個覺、休息一下就可以恢復,但癌症病人感受的疲憊,根本無法藉由休息來改善,即使躺上一整天「靜養」,不尋常的累仍如影隨形,一般人根本難以想像,連走上一小段距離、打掃門口、洗碗、倒垃圾等簡單家務都辦不到,更別提做任何事都沒動力、對任何活動都沒興趣。

台大醫學院護理系教授賴裕和表示,疲憊是癌症病友治療期間最常見的副作用,不只影響生理,更衝擊情緒,負面想法紛飛,影響生活品質以及人際關係,開始擔心癌症是否復發?身體是否到了極限?甚至萌生厭世念頭,嚴重性不亞於癌症的疼痛。

目前的臨床治療與照護,疲憊仍是缺席的一員,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與有效處理, 與其用「坐下來休息」及「躺下來休息」試圖消除疲憊,賴裕和建議,運動反而更有效果,低強度,但有規律的運動,即使每天只是散步五分鐘,一樣可以紓解疲憊不堪的感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