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問卷】助人與被助 看對象、目的

 |2011.03.23
1585觀看次
字級

問:請問幫助別人可以得功德,那麼接受別人幫助,會損自已的功德嗎?要如何避免功德失去?

福報禪師答:佛教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簡單的說,就是我們要時時保持一顆慈悲心,不分對象給予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即使是平時跟我們沒有因緣的陌生人。像現在全球各地發生天災,各國紛紛主動出錢出力,務必救人命於一線之間,這就是一種無相的慈悲。

這個世界是同體共生,因緣互存,施予幫助的人要心存恭敬,不起傲慢;接受別人的幫助,也要心存感恩,將來有能力,可以將這份人間的溫情傳送下去。如此一來不但功德不會消失,還能造福更多人,累積更多功德。

有一部電影叫《把愛傳出去》,故事是說一名國小學生,設計一個社會學科作業,方法是以自己為起點,設定三個人為幫助目標,然後請受幫助的這三個人分別再幫助其他三人,就這樣,從三個到九個,從九個到二十七個…把助人的力量擴散出去,最後這項作業竟然引起極大的回響。小小的想法,意外的幫助了不少徘徊在生命邊緣的人,甚至改變整個世界。

功德消不消失,不在於助人或被助,而是跟對象及目的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幫助一個搶劫犯逃跑、或者提供酒品給酒後亂性的人、或者幫助別人變相詐欺,致使受害人傷財害命、家庭離散…等,表面是幫助人,但其實是為虎作倀,不但毫無功德,甚至是有損陰德。

功德,通俗一點說就是正見的、慈悲心的修為,擁有了修為也要常常的練習,才不會生疏了。

所以,你所擔心的「要如何避免功德失去?」並不是這個修為的課題,而應該時常思考「如何累積功德!如何再把這些功德力量回向出去」,如此才是正確的慈悲心修為方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