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歸零 學習如何當農夫

文/林鈺婕整理 圖/褚士瑩提供 |2011.03.05
3421觀看次
字級

畢業自台大政治系、埃及開羅大學的褚士瑩,是大眾眼中的精英,也曾在美國當過科技業的顧問,不過當有人問褚士瑩最想做的工作是什麼?答案是你我都意想不到的「農夫」。褚士瑩坦言,從小的夢想就是當農夫,可是台灣教育卻讓他不得不走向成為對自己生命沒有熱情的知識分子。而這夢想在他投入NGO、接觸土地後,才終於找回自己所喜歡的那個人。

當褚士瑩在歐洲的NGO工作一段時間後,緬甸北部山區出現了創辦有機農場的計畫,這個叫「弄曼」的小村落,是從雲南走私各種民生物資進入緬甸的必經之處,還充斥著人口販子、性產業、毒品等金三角普遍存在的問題,就連緬甸當地人也只敢經過而不敢停留。兒時的志願加上自我期許,褚士瑩欣然前往。

自二○○二年籌畫以來,買地、整地、整合內部意見、調節地方勢力、說服當地弱勢族群加入計畫……這還不是褚士瑩碰到最困難的問題,「一個完全不懂農事的城市人,要怎麼用農業,去感動語言、文化完全不同的農人?」在學校沒有人教過他,於是,台灣南部鄉間、多明尼加共和國的有機咖啡園、福建五夷山的茶園、美國洛磯山脈深處,都有褚士瑩的足跡,只為了尋找有機農業的發展模式。不過他說,每每抱著希望出發,卻帶著失望回來。好在,過程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褚士瑩說,在這段的Unlearning途中學到了:人比技術重要;既是農業,就要用農業感動農人的兩個道理。

後來經朋友介紹,褚士瑩意外認識以色列的樸門組織,它照顧地球、照顧人、公平分享的設計與實踐核心,讓以色列貧瘠的土地,發展出世界上最先進、最發達的有機農業。拜訪樸門後,褚士瑩又學到第三件Unlearning的觀念:傾聽自然及農人的聲音。他說,因為Unlearning,他回到弄曼農場後,放棄了管理顧問訓練中,顧問總是主觀的給別人建議的習慣,重新學習提供充足的資訊、聆聽需要,然後支持決定,褚士瑩認為,做好這三件事,人人都可當好NGO顧問。

現在的弄曼農場,從無到可以自給自足,農民吃著自己種的稻米及蔬果,還種植了具有高經濟價值的岩蘭草,提煉製作岩蘭草精油,農民也漸漸入住結婚、生子,房舍一棟一棟建立,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農場,褚士瑩在不知不覺中,也成了農場的一分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