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國際書展──閱讀前趨─4】但丁與《神曲》

依喜 |2011.01.16
722觀看次
字級

即將來臨的2011台北國際書展中,即將有《但丁神曲》的朗讀活動。你對《但丁神曲》的了解有幾分,你能在現場聽出滋味來嗎?請先閱讀──《但丁神曲》

但丁(西元1265年~1321年)

歐洲文藝復興開拓者的但丁‧亞里基艾利( Dante Alighieri ),誕生於西元一二六五年初夏,義大利佛羅倫斯一戶沒落的貴族家庭。

有關但丁的生平紀錄不多,有的說他並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也有說他在巴黎等地讀過書,從許多朋友、教師那裡學會拉丁語和音樂,年輕時可能當過騎士,參加過戰爭。

但丁一生處於義大利紛亂和戰爭的局面,他雖然是教皇黨,後來教皇黨分為黑白兩派,但丁所屬的白派主張維護佛羅倫斯的自治;當黑派得勢後,但丁便遭放逐,至死再也沒能踏上佛羅倫斯半步。西元1321年,但丁病逝於拉文納,《神曲》是他於流放期間,歷時十四年完成的長篇詩作廣傳於世。

《神曲》

少年但丁勤奮好學,他研究拉丁文、詩學、修辭學、古典文學、倫理學、哲學、神學、歷史、天文、地理、音樂、繪畫,在青年時就已是多才多藝、學識淵博。

但丁九歲的時候認識了名叫Beatrice的小女孩,成為他心目中的謬斯女神,長大後因為門戶之別,Beatrice嫁了他人,但是不久就逝世了。但丁不僅為她寫了詩集《新生》,甚至在《神曲》中將她化為仙女,而但丁更藉此力量,從煉獄進入天堂。

《神曲》詩長14,233行,由《地獄》 (Inferno)、《淨界》(Purgatorio)、《天堂》(Paradiso),三部構成,各三十三首,一首序詩,總共一百首。但丁以第一人稱敘述,在西元一三○○年春天幻遊三界的神奇經歷,融合了古代傳說、歷史、神學、詩歌中所暗示關於來世的一切,構成了這部空前的著作。詩均為三行押韻詩,這是但丁所創的詩體。

在作品裡,但丁提到基督教裡的七個原罪(the seven deadly sins):驕傲(Pride)、貪婪(Covetousness)、憤怒(Wrath)、妒嫉(Envy)、懶惰(Sloth)、貪吃(Gluttony)、好色(Lechery),並分別給予犯錯的人不同的處罰。

《神曲》中充滿了象徵意味。一開始作者告訴我們他在人生之中,途迷失於一座黑暗的森林,那森林即象徵當時義大利的紛亂。他想跑出森林,跑上那象徵道德、沐浴在落日光輝裡的山丘,可是獅子(象徵野心)、豹子(象徵逸樂)、牝狼(象徵貪慾)阻止了他的去路,在惶恐中,幸而Beatrice派遣詩人威吉爾前來將他救出,且領他去遊地獄、淨界和天堂。地獄、淨界和天堂分別對應著「人間天國」和「天上王國」。

三個篇章中,《地獄》和《淨界》中描寫受難者的慘狀,似乎是藉此來警惕世人。在這兩篇中,我們看到各式各樣的懲罰。犯了偷竊罪的人,他們全身著火,被燒成灰,落在地上又聚積起來,恢復成罪人的原形,再度著火,被燒成灰,恢復成罪人的原形,再度著火,如此反覆不斷的受苦;背叛他人者,被丟進冰凍的湖裡,因為他們的心被視為用冰做的

但丁洞悉人性,構思宏偉,對於自然的幻想既遼闊而又新奇,對黑暗和光明的感受是微妙而又深刻;他讓我們看見地獄的淒厲,一如他讓我們領略天國的輝煌。也點出了人類必須在信仰的啟示下,以理性規範行為;在具體實踐中,達到道德和精神境界的不斷超越,直至與最高真理合一,獲得光明的未來,這才是人存在的最終目的。

《神曲》展示出詩人驚人的想像力,將夢幻、寓意、象徵為特點的中世紀文學藝術推向了高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