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法可論重刑 為何不見引用?

法雨(彰化市/文字工作者) |2010.12.29
665觀看次
字級

報載立委趙麗雲力爭將「竊取物品致危害公共安全」列為加重竊盜罪,雖未獲通過,卻讓國人得知,曾有位法師在納莉風災想慈悲幫助災民,卻因為水溝蓋被偷而滅頂,令人震驚、惋惜。

水溝蓋被偷事件層出不窮,全省從南到北,幾乎都難逃厄運,馬路到處是坑洞,充滿危機,被偷盜的地方政府,除了添購新品浪費公帑,又必須負擔國賠,徒增支出。

空蕩蕩的水溝,就像看不見的陷阱,若稍不留神,就會造成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尤其當雜物遮蓋、光線不足或夜間時,這個「黑洞」將是致命的窟窿,深受其害者,莫不對竊賊恨之入骨。

地方政府為了避免困擾,紛紛展開預防措施,有經費的改變材質,換掉所有鐵蓋,如沒預算只能插上警示標語,行人只能自求多福,這是民主國家的恥辱,憲法規定「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難道民眾只能無奈接受?

從供需的原則來看,為何竊賊干冒風險,值得政府三思。偷竊非重罪,大多是交保或輕判,才有人一再以身試法;有收購自然有買賣,收贓罪責太輕,犯嫌貪圖高利潤,才會有恃無恐,相關單位認為「已有他法可論更重罪責」,但竊案不斷發生是事實,為何不見引用?

竊賊為了區區金錢,枉顧大眾安全,本就是千夫所指,若造成他人死亡,等於是間接殺人,政府切不可姑息,應該加重罪刑,才可收警惕之效。

法雨(彰化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