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墓陵 發現佛教陪葬品

琛綜 |2010.12.14
1053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琛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一座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大型墓葬,首次發現年代最早的巨型佛像蓮花燈等陪葬品,為研究佛教在當時的發展、傳播,特別是在貴族的傳播情況,以及佛教在喪葬制度的重要資料。

考古學者發掘了三座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大型墓葬,其中一座斜坡墓道出土了很多珍貴文物,包括日常生活用具,最為罕見的是一件灰陶彩繪九盞蓮花燈,造形精美,高逾六十公分。專家認為,這座巨型佛燈是目前出土時代最早的巨型佛燈,此外,還出土了四、五個蓮花燈,可見佛教影響之一斑。

這盞佛燈最奇特的是在圓筒形燈架柄上,圓雕出兩層佛菩薩造像,一層四尊,共八尊,有雙重螺髻,面相渾圓、兩頰圓潤、閉目凝神,身穿褒衣博帶,項佩瓔珞,兩臂下垂曲肘,雙手參合置腹前,掌心向上做禪定式,結跏趺坐於雙層覆蓮台上,栩栩如生。

佛燈的出土,對於研究佛教在十六國時期的發展、傳播,特別是在中國古代對於宗教的喪葬制度上,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據。

另外,在該工地,一座唐代大型墓葬的南側圍溝中,出土十二生肖俑,亦屬首次發現。這十二生肖俑均為人身,為泥質紅陶模製,最罕見的是,每個生肖的面孔均刻畫有擬人化的神態,並按中國古代時間方向排列。

省考古研究院劉呆運表示,這顯示當時對十二生肖的認識與現在幾乎相同,十二生肖代表十二個方位,每個生肖是一個神守護著墓主人。此次的發現充分說明,唐代墓葬制度應該有地下和地面兩個系統,且和方位有密切關係。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至十六國時期已有三、四百年歷史,此時佛教寺院在長安城(今西安)林立,特別是北魏時期,佛教石刻造像在陝西境內四處可見,但佛教造像出現於墓葬陪葬品中,是首次發現,說明佛教對中國人的價值觀、生死觀產生了重要作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