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法律】車禍肇事誰負責?

黃信樺 |2010.09.23
1300觀看次
字級

案例:十八歲未婚的小明騎機車超速,不慎撞擊前方騎機車的阿芳,導致阿芳人車倒地。阿芳除了機車受損,手腳也骨折,不但需人看護,且因此三個月無法工作。

解說:

壹、法律觀念:

一、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項前段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此即「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上開規定所稱之「權利」,是指「私權」,不包括「公權」(例如憲法所規定應考試、服公職的權利,即為公權),私權又可分為財產權及非財產權,非財產權包括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等人格權,或基於父、母、子、女、配偶關係的身分法益等。

二、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第一項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以行為時有識別能力為限,與其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行為時無識別能力者,由其法定代理人負損害賠償責任。」

三、所謂「成年人」是指滿二十歲之人;「無行為能力人」是指未滿七歲之未成年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是指滿七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如已結婚,則亦有行為能力(民法第十二、十三條)。

貳、案例解析:

十八歲未婚的小明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其騎車超速撞傷阿芳 ,為過失不法侵害阿芳的權利,所以小明及其法定代理人(原則上為父母)需連帶對阿芳負賠償責任。阿芳可請求賠償的項目包含機車修理費、醫療費用、看護費用、三個月無法工作的收入損失、精神慰藉金等。

參、結語:

現代交通發達,因駕駛車輛肇事致損害人之身體或財產的事件日漸增多,肇事者除可能收到罰單及背負刑事過失傷害等罪責外,民事責任方面,汽、機車等動力車輛駕駛人在駕駛中加損害於他人,法律規定,除非駕駛人可以舉證證明對於防止損害的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否則即需負賠償之責。因此駕駛車輛務必謹慎小心,確實遵守交通規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