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藏書票的發展,從日據時期由日本學者的引進,迄今已逾越八十餘年了。
近年來在台灣的藏書票大事紀如下:
1999年 舉辦亞洲藏書票展,並出版精美專輯
2000年 台灣藏書票協會正式成立
2002年 加入國際藏書票聯盟的會員國
2004年 舉辦台日藏書票交流展,並出版紀念專輯
2004年 參加第30屆維也納尼斯國際藏書票大會
2006年 參加第31屆瑞土尼翁國際藏書票大會
2008年 參加第32屆中國北京國際藏書票大會
2010年 在台灣文學館舉辦「書本上的珍寶-台日藏書票特展」邀請11位日本著名藏書票收藏家,每位提供個人自用藏書票50款參展,藉以提升台灣民眾對藏書票之認識。
根據筆者收集的資料顯示,在台灣最早發表有關台灣藏書票的文獻是在昭和七年(西元一九三二年)元月的《台灣山林會報》第六一九號刊物上,以署名悟郎(本名緒方吾一郎,任職於台灣殖產局山林課)撰寫的〈在日本的藏書票〉為最早。該文指出,就其所知台北帝大圖書館(台北帝國大學之簡稱,今台灣大學前身)、及其所藏渡瀨文庫、台灣日日新報社的河村徹、杉浦和作、帝大的里川大無等機關和個人,都使用藏書票,作者並對逐漸流行的趨向,深表欣喜。文內附有藏書票,包括作者悟郎本人的共四款。
台北帝大圖書館的藏書票和河村徹的藏書票筆者都觀賞過。筆者特別對於一張帝大採用台灣山胞為藏書票的圖案,覺得很新鮮,令人喜愛。據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兼藏書票研究家←田直人指出,該張藏書票大約在昭和五年霧社山胞抗日事件鎮壓後製作的。其動機可能為宣揚關懷殖民地原住民的心意。
昭和八年台灣日日新報社社長河村徹、台北帝國大學教授植松安和台灣總督府圖書館山中樵等人,藉第二屆台灣圖書館周的推展,共同發起組織成立「台灣愛書會」,並於六月十六日發行出版《愛書》會刊。河村徹在《愛書》創刊號,發表〈書物的趣味〉一文,談到藏書印和藏書票的關係。
從第二輯開始《愛書》會刊改聘西川滿負責編輯,西川將河村徹的藏書票刊登在扉頁上。河村的藏書票採用希臘神話司農業之女神蒂美特(Demeter),由於她的播種,使農作物發芽滋長,五榖豐饒,同時令世間繁花盛開,這似乎可以顯示河村本人的藏書豐富,也象徵他為人寬厚的風範。
日據時代台灣的藏書票推廣,最大的功臣就是西川滿這位文學家。西川滿生在日本,但三歲時就渡海來台,在台長大,讀大學時才回日本,進入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法語系,畢業後又來台灣,他也是一位愛書人,也是「私家本」的印製高手。
筆者與過世的西川滿有多年的深交,他所印製的私家本筆者收藏四十多冊,每一冊均為他心血的結晶,是筆者重要藏書之一。《愛書》會刊在西川滿的編輯之下,共出版十五輯而後結束。他在《愛書》會刊上刊載他自用的藏書票,有「城門」和「兒雷也」等藏書票,與相關的文章,同時也刊載國外藏書票多款,並邀請他的友人日大教授禿徹執筆撰稿介紹藏書票,及刊載禿徹本人自用的藏書票,藉此喚起讀者的注意。
據西川滿本人表示,在他的時代,將藏書票大力加以推廣的,主要是由他創辦的《文藝台灣》雜誌。該雜誌第三卷第六號為藏書票特輯,裡面刊載在台日本美術家立石鐵臣、飯田實雄、宮田彌太郎,和日本美術家川上澄生、谷中安規、板祐生等人的十六款藏書票,其中包括飯田實雄為文藝台灣設計的「天女散花」藏書票,並有西川滿等人談藏書票的文章六篇。西川對於推廣藏書票的盡心盡力,由此表露無遺。
西川滿的藏書票筆者收藏有二十一款,大部分由立石鐵臣和宮田彌太郎兩位畫家代為設計創作。他們兩位當時在台灣是最活躍的畫家,立石是日本國畫會深具實力的油畫家,屬於梅原龍三郎派系;而宮田則屬於日本傳統畫的畫家,時常繪畫美人圖,例如他替河村徹設計的藏書票,則採用「文樂人形」(日本江戶時代,盛行於大阪的一種傀儡戲)為圖案,充分發揮他繪畫美人圖的特長。而啟迪他們兩位對創作藏書票發生興趣,並實際步入創作領域的主要功臣,就是西川滿。
藏書票在台灣的推展,已經因他們的努力而大有進展。從一九三三年至一九四五年這十年間,藏書票這種風雅的藝術品,激起了文化界人士的認同與回應。例如帝大教授矢野蜂人、台灣籍的賴建銘、楊熾昌、吳新榮、林榮標和鄭津樑等,均有自用的藏書票。
以上是從《台灣山林會報》、《愛書》和《文藝台灣》三份刊物,談述藏書票的推廣概況,這些為日據時代早期的台灣藏書票文化藝術,雖然影響的範圍有限,但無形之中將藏書票融入讀書人的生活中,提升民眾對版畫藝術的欣賞和愛好,連帶地對積極培養大眾建立讀書、愛書和藏書的書香社會,也是不無貢獻的。
在台灣藏書票的發展歷史上,日據時期台灣藏書票的推廣,西川滿等人的大力推展,是功不可沒的。
隨著台灣光復,日本人被遣送回國,加上台灣政局動盪不安,這種剛萌芽茁壯的藏書票從此消聲匿跡。直到一九八○年間,經有心人士的報導與呼籲,以及美術教育界的人士積極的推動,社會上再度逐漸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