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購物過程全都錄!

吳佳珍/整理報導 |2010.06.20
648觀看次
字級

在一家購物中心,一個父親走出一家店,拉著調皮兒子的頸背,彷彿男孩是家貓。他不知道的是,管教小孩的一舉一動已經被錄下來了。在一家辦公室用品店,一名母親決定讓小孩站在她的肩膀上,以便拿到高處貨架上的商品。她同樣渾然不知,這一切已被錄下。

分析顧客行為

這些場景看似隨機的購物行為,但是對那些試圖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服務、進而創造更高銷售量的店家而言,卻別具意義。

零售業者表示,這些攝錄畫面可幫助他們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劃設暫坐區與活動區,以安撫小孩;降低貨架的高度,使消費者可以輕鬆取得商品。

《紐約時報》報導,全美各地購物中心內遍布攝錄影機、移動偵測器及其他感應裝置。許多百貨業者及其聘用的顧問公司裝設這些器材,並不是為了抓順手牽羊的人,而是要分析並善用消費者行為。

不過,隱私保護團體對此深感困擾。批評者指出,錄下購物者的行動雖不違法,把他們當成白老鼠般觀察卻不道德。他們表示,擔心這種做法終將導致愈來愈侵犯民眾隱私,尤其是已進入初期部署階段的「臉部辨識科技」。

隱私受到侵犯

採用這種科技的企業表示,它只用於辨別年齡、性別之類的特徵,據以分析消費者對產品的反應。然而,隱私保護團體擔心,隨著科技日益精進,它終有一天會跨越紅線,用於辨識個別消費者、蒐集更多個人資訊。

最基本的監視裝備已經推出數年,攝錄影機裝設在天花板、感應器裝在試衣間旁,以了解到底有多少顧客上門及其行進路線。

為零售商安裝攝錄影機並分析內容的業者表示,它們對隱私問題非常注意,只是為了讓消費者享有更輕鬆愉快的購物經驗。

隱私保護團體知道,購物中心不是公共財產,不過它們仍然希望有關單位制訂一些基本守則,例如讓購物民眾知道,他們正在旁人的仔細觀察之下,儘管可能為時已晚。

顧客觀察研究領域的先驅安德希爾(Paco Underhill)表示,人們每天執行例行雜務,例如為愛車車胎打氣的過程中,都會被錄下數十次。攝錄影機似乎無所不在,百貨商場只是最新的領域。

安德希爾說:「我們生活在它們的包圍之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