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除此之外,端午節的別稱之多,堪稱節日別稱之最。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夏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解粽節等等。如果金氏紀錄也收錄別稱最多節日的話,我們的端午節應該有奪冠的實力。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如果問小朋友,小朋友也知道,紀念屈原啊!但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的說法,端午節的別稱之多,也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
屈原說。這是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傳說屈原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楚國百姓很哀痛,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
漁夫們划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
後來因擔心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又想出用箬竹葉包飯,外纏彩絲,從此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端午節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伍子胥說。這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員(子胥)楚國人,他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輔佐吳王闔閭、夫差父子,打敗了楚國和越國;晚年卻因為讒言被夫差賜死,他臨死時說:「我死後,請將我的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
這便是典故「頭懸國門」的由來。夫差很惱怒,令取伍子胥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曹娥說。二十四孝之一的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五月五日她也投江了,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現在浙江還有「曹娥江」和「曹娥鎮」的地名。
白蛇傳說。白蛇傳和端午節也有關聯,白素貞在端午吃了雄黃酒現出原形,嚇死許仙,之後盜仙草、水漫金山寺。後人為了紀念這段故事,便過起了端午節。
古越民族圖騰說。據說,百越族崇拜龍,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
此外,還有龍的節日說、惡日說、夏至說等等。
端午節很早就出口了,在日本、朝鮮、韓國和東南亞,都盛行過端午節。尤其在日本,端午節還成了「男兒節」;二○○五年韓國還申請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遺蹟」。身為端午節祖國的炎黃子孫,我們不應該深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