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

文/愚庵 圖/周吉榮(中國文藝協會) |2010.06.10
965觀看次
字級



「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小窗幽記》

操著嚴重湖北鄉音的老人,緩緩告訴我這個想家的故事,我必須全神貫注以免聽錯,在這個午後飄雨的安養院,一切都顯得很思鄉……。

滿頭白髮的張老伯已經八十多高齡,身材高大,所以走起路來有點駝,他拄著杖,由女兒帶他來安養院辦理入住,我發現他的身上有不少處的傷痕,老人只是笑著說:「俺自個兒走路不小心跌倒的。」我和護士都不以為意,老人走路不穩,跌倒也是平常事,但是想不到入住才兩天,老人的謊言就拆穿了。

來自社會局家暴防治的社工員一大早就來安養院拜訪,他自稱接到警方通報來做訪問,並且說受害者是張老伯,我有點訝異,心裡想難不成那些身上的傷不是跌倒的,果然被我料中,老伯有點靦腆的說,家醜實在不好說出口,原來,動手打傷老伯的人是他最小的媳婦,鄰居好心報了警,所以上了家暴通報。

老伯說出了實情,他已經不只一次被打傷,這次很嚴重,為了逃避暴力,才被女兒送到安養院,有關他和媳婦間的故事,他足足說了兩小時。

老伯說他離開武漢鄉下時剛剛結婚,就因為戰爭而參戰了,想不到這一離家就六十幾年了,來到台灣以後又結了婚,有了五個孩子,其中最小的男孩是智力不足者,早期兩岸尚未開放時,透過香港轉信才知道他在湖北結婚的對象,在失去他的消息後已經改嫁了,老伯懷抱著愧疚的心情,一直等到兩岸開放探親,終於可以回家了。

老伯回憶,第一次再度踏上中國土地時內心澎湃複雜的心情,早就從上飛機那一刻開始了,那就是所謂的近鄉情怯吧!那種期盼、惶恐、悲喜交加的感覺,到現在仍無法平復。

老伯說,從想家到回家,卻是一切錯誤的開始,說得更實在一點是悲劇的開端,而這個開端竟然是夾雜著父愛和已經消失的青春之愛,愛是引發所有恨的源頭,老伯歎了一口氣說;「當初是不應該把小媳婦娶回台灣的,她也是人,也會想家的。」

老伯說,回到武漢鄉下時,父母早走了,只有當年留下來的妹妹,他見到了再改嫁的前妻,而前妻只生了一個女兒,丈夫在文革時被逼死了,現在母女相依為命,他在家鄉那幾天總是對不起前妻,總以為是自己從軍音訊全無才害了前妻的一生,那種愧疚一直無法平復,有一天,兩人見面時,前妻突然提起,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女兒,因為患著不定時發作的躁鬱症,三十多歲還嫁不出去,萬一她走了,怎麼辦?聽說女人有這樣的病只要結婚就會好起來,張老伯這才想起來自己也有一個笨孩子,如果笨孩子可以娶了她的女兒,也算是為她做了一件好事,想不到這一提起,雙方都認為是可行的方法,老伯一回到台灣就通知其他的孩子,準備婚禮了,在短暫的喜氣之後卻是惡夢的開始。

最小的孩子是和老伯一起住的,因為他雖然成年但是沒有謀生能力,結婚後小倆口的生活也靠老伯的退休俸支應,還好其他已經成家的孩子偶而還會回頭,照料最小的弟弟,一開始還沒有問題,想不到不到一年,問題就來了,小媳婦躁鬱症一發作,開始購買大量的東西,生活費愈來愈驚人,只要伸手要不到錢,就對老伯動粗,停停復復好幾次,其他孩子看不下去,就報警把小媳婦送到醫院住院治療,但是一出院,又是故態復萌,甚至於騷擾其他孩子的家庭,指控老伯分財產不公平,最後老伯只有離家一途,想不到,一切由愛的出發點卻變成了恨。

這樣的父愛和懷念失去的青春之愛,當然是充滿自私的成分,老伯以為可以為前妻做點事,卻成了憾事。

在長長的午後雷雨驅散悶熱的午後,老伯才說完他的故事,我才想起《小窗幽記》的這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老伯的後悔是自己想家,卻忘了別人也會想家,我只能安慰他,有病就要醫,小媳婦回大陸也一樣要就醫,問題是如何回去?老伯最後說了一句話:「小媳婦的媽媽走了,現在只有我和笨孩子是她唯一的親人了」。

老伯說完了故事,我卻覺得好像沒有完,這時候已經接近黃昏了,我突然感覺這場午後的雷雨下得有些漫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