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法句經】{70}人類貪欲重 眾生怨憎增

文/本覺法師 圖/李鎬信 |2010.06.03
933觀看次
字級




「施與他人苦,為求自己了;彼為嗔繫縛,怨憎不解脫。」

———《法句經》



活著,有時說不定是一件給其他眾生帶來痛苦的事情。從果腹充飢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瑣碎小事,我們總是犧牲其他生命而換來自己的生活。生命得在相互依存的關係中維持發展,而我們卻互相「施苦」更甚於「予樂」。

讀過蓋爾‧艾斯尼茨寫的《屠宰場》的話,就會領悟到人類的生活給其他眾生帶來多大的痛苦,人們如何被怨恨的鐵鏈牢牢束縛。《屠宰場》記錄了美國大型屠宰場的現場情景,屠宰場的主人為提高生產力與經濟效益、追求最大利潤,不惜將牛隻與宰牛員工趕進殘酷非人的環境裡。怨恨鐵鏈層層相扣,讀起來著實令人不寒而慄。

西方思想總是對一切生命進行層層分類,從低階生物到人類,再到獨一無二的「神」。從一開始,動物似乎就已被當作是人類存在的犧牲品。然佛教卻不是如此,認為一切眾生都同樣在生活中受苦,因此他們的生命價值也跟人類一樣。

從過去到現在,人類歷史的潮流都朝著「以人類自身的利益與快樂為最高價值」的方向發展。東方思想向來都建立在精神價值觀上,並將其置於物質價值之上。釋迦牟尼的「無我」與「慈悲」、「空」和「緣起」;老莊的「無為自然」或「玄之又玄」的思想;孔子的「仁義禮智」,全都是重視精神價值甚於物質。

然而,二十世紀後,這種東方價值觀失去了平衡,物質價值觀占優勢現象日益嚴重。如此一來,人們就像上述屠宰場那樣招來惡果,無法擺脫飽受怨恨糾纏的人生。

人為萬物之靈,但只要一天不將無明連根拔起,濃厚的愚昧陰影就會一直存在。以佛陀教導的「緣起」觀察一切眾生,將能體悟:原來自己的人生是以其他眾生的犧牲為條件的。

若能洞察根源,知道自己的生活其實是靠犧牲其他生命換來的話,那我們就會對一切眾生心懷無限的感恩之情,在生活中盡量避免與其他眾生形成怨恨的關係。

我們的飲食文化不過是眼前所見的現象,若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細節會驚覺:原來我們在生活中極少「施恩」,倒是「懷恨」四處「蔓延」。是故,我們應對一切事物心存感激、少欲知足,並以此態度來互相消除怨恨心,尋相生共存之道。

讓我們精進努力,學習對一切眾生感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