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難找 不是「慣寶寶」太多

王群仁(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2010.05.07
6403觀看次
字級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日前舉辦「台灣半導體未來論壇」,與會的電子業老闆向媒體訴苦,感嘆台灣大學雖多,人才卻很難找。

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有企業主抱怨,但細看新聞報導內容,我卻有質疑。老闆都抱怨學校沒有把學生教好,所謂的沒有教好,是「現在連電機系教授都不做半導體技術研究,學生當然也不會,政府應加強培育製造技術人才」、「專業能力備受詬病」等。

這種抱怨似是而非,因為對研究導向的大學來說,教授覺得半導體技術已開發到某種程度,不需再投入資源,因而不會培育這方面人才,和「代工製造」的電子大廠,出現人才供應鏈的落差。

應該這麼說,過去大學能剛好供應電子業所需畢業生,是因研究正是產業界需要的,但當學術界往前走,或發展其他研究時,若企業界所需不變,就會產生落差。

台灣頂尖大學幾乎都走研究路線,並非企業的培訓中心,也不可能一直替企業訓練所需的專業員工,因為若企業改變經營方向,學校是否也要改變課程?學校只能給予學生進入某一個領域的基礎訓練,進階實用還是得由企業自行培訓。

歐美先進國家的高等勞動力,進入公司的前半年都在訓練,歐洲某些企業甚至花兩到三年,培訓新進員工所需的實用技能,幫助他們銜接學校所學與企業需求,因為學生在學校沒有實務經驗。

反觀台灣企業主,卻抱持學校應該幫我把學生訓練好,我聘用後馬上就可投入工作的觀念,不願意在員工培訓砸錢,甚至要國家(也就是納稅人)吸收培訓員工的成本,企業主的要求會不會太過分了?

更別說電子業看似高薪(其實只有少部分工程師和高階主管),工作時間卻非常長,第一線的作業員連加班,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是家常便飯,月薪最多三、四萬元,相對於工時與工作環境,電子業低階員工的收入並不算優渥。

低薪和嚴苛的工作環境,又不願意投資訓練員工,加上企業高層習慣以低價搶單,毛利不斷壓縮,能給員工的勞動條件愈來愈差,自然難以吸引人才。

曾有外國學者覺得,台商企業主對員工過分嚴苛,又吝於培訓,只想要找現成人才,但台灣企業主不習慣反躬自省,比較習慣推卸責任,當年輕人覺得健康比賣命工作重要,企業主卻扭曲為只想錢多事少離家近的「慣寶寶」,把責任推給學校和家庭沒教好,完全無視自己的問題。

人才既然有能力,為什麼要屈就勞動條件差的公司?那些抱怨的老闆,是否想過自家的勞動條件,是否好到讓人甘心犧牲?請企業主抱怨人才難覓,及希望員工為公司犧牲前,先捫心自問,開出的條件是否能說服人?

別再亂替年輕世代貼標籤了,人才不願替台灣企業主賣命的原因,還是在惡質的勞動環境,先投資培訓、改善勞動環境,如果還找不到人才,再抱怨人才難找吧。

王群仁(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