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羅馬的噴泉

孟樊 |2010.04.27
1690觀看次
字級

羅馬素有「噴泉之都」的美譽。緣於羅馬的噴泉無處不在,廣場前端、十字路口、公園一隅、豪宅庭院……都可以不時看得到各式各樣的噴泉,這是我走過幾十處歐美大城,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據統計,羅馬大大小小的噴泉至少在三千座以上,其中更有一百多處經過名家設計的噴泉造景。在羅馬逛街遊覽,如果不曾駐足仔細欣賞這些噴泉,可以說是辜負了這個城市的「人造美景」。

然而,羅馬噴泉這麼多,要從何處啟程逛起?這就讓人不得不想到雷斯畢基那首膾炙人口的交響詩《羅馬的噴泉》(為雷氏《羅馬三部曲》之一)。該首交響詩與眾不同的是分成四個樂章,而雷斯畢基的總譜上則載有一段描述性文字:「黎明時分朱莉亞峽谷的噴泉;早晨的人魚海神噴泉;晌午的幸福噴泉;黃昏時分梅第奇宮的噴泉。」這是雷斯畢基以一天不同的四個時段,搭配不同的噴泉及其周遭的景色,為羅馬所描繪的四幅帶有「印象主義色彩」的都會畫面。你當然可以按照該首曲子的描繪走上一遭,反正這後三座噴泉在羅馬市中心並不算離得太遠,而且漫步一天正好可以走完。

不過,朱莉亞峽谷和梅第奇宮的噴泉,對遊客來說卻有點陌生,除了愛樂者想要循著雷氏的音樂路徑朝聖一番外,否則像我一樣不須特意拐道去尋訪這兩處噴泉。

我自己的「尋幽探泉」是從西班牙廣場開始的(雖然梅第奇宮離廣場不遠處),把西班牙廣場(就是西班牙台階所在處,因電影《羅馬假期》名聞遐邇)作為第一站,主要是這裡是地鐵A線的停靠站,不僅交通便利,而且從此延伸出去可以步行到許願池、納佛那廣場、萬神殿再轉到巴貝里尼廣場,將羅馬城幾座代表性的廣場與噴泉「一網打盡」,最後在巴貝里尼廣場再搭A線地鐵返回下榻處。

首站西班牙廣場前即有一小座「破船噴泉」,面對台階的左邊有一間百年老茶店(一九八三年創業)巴比頓茶館(Babington ' s),我和內子就曾在裡面喝下午茶,坐了半個下午,相當悠閒。噴泉正對面的康多堤(Condotti)路近街角右邊的希臘咖啡館(Caff ' e Greco)則是昔日拜倫、雪萊、歌德、華格納等詩人、音樂家經常流連的聚會場所。我不喝咖啡,所以只在裡面踅了一回。

往西南方走到了納佛那廣場,可以看到貝里尼設計的著名的四河噴泉,雕塑有代表恆河、尼羅河、多瑙河、拉布拉多河的四座雕像。然後向東穿進巷子來到萬神殿。殿前廣場有一座高聳的方尖碑,底座的雕像有小型噴泉。再往東閒逛便信步到了人聲鼎沸的許願池。許願池的特雷維噴泉又稱為幸福噴泉,巴洛克建築式樣頗為壯觀。

再往巴貝里尼廣場前可繞道(Quirinale路與Quattro Fontane大道的交會處)去瞧一下分占四個街角的「四座噴泉」。之後再往前一點便是此行的終點巴貝里尼廣場,貝里尼的力作人魚海神噴泉就座落在廣場前,那天我們正是黃昏時分來到。

羅馬多數的噴泉都是配合著雕塑同時出現的,清泉輝映著巴洛克式的情調,令人著迷,因此往往成為電影取景的畫面,無論如何,你也不能錯過。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