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飛蚊共舞 保持警戒心

 |2010.04.10
2427觀看次
字級

多數飛蚊症患者,肇因於眼球的玻璃體退化,導致液化。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比喻,玻璃體的成分如同果凍一般,是一種半流動的黏稠液體,與眼球壁最內層的視網膜緊貼在一起,可是若因為年齡增長或是高度近視,使得玻璃體組織退化,最常見的情形就是出現液化,導致玻璃體纖維脫離原本的位置,在玻璃體腔內漂浮游離。

是種症狀 不是疾病

當玻璃體纖維的影像,經光線投射在視網膜上,雙眼明眼科診所院長何一滔表示,這些飄忽不定的影像陰影,每個人觀感不一,有人說像蚊子、有人說像泡泡、像棉絮、像蝌蚪,臨床上統稱為飛蚊症。

「飛蚊症嚴格說來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何一滔表示,九成患者經檢查,僅止於玻璃體液化,纖維狀物質沒有拉扯視網膜導致產生裂孔,因此多半不會影響視力和眼球功能,只是會對於眼前的不明陰影感到困擾。

現代人這麼頻繁使用電腦的生活習慣,是否會加重飛蚊症的症狀呢

?何一滔明確表示:「不會!」他指出這種屬於良性的飛蚊症,飛蚊影像通常不會持續出現,這是因為陰影在玻璃體內漂移,多半在亮光下或是注視白色的背景物時,才會特別明顯,所以跟用眼過度的疲勞感無關。

良性患者 無須雷射

不過有些飛蚊症,卻可能捎來嚴重的警訊。何一滔表示,惡性的飛蚊症,當玻璃體異常混濁及纖維化,最令人擔心的併發症就是牽扯到視網膜,導致拉破了,因此出現視網膜有裂孔或剝離的情形,讓患者感覺看到較大片的飛蚊陰影或陰影突然增加,往往還會有類似閃電的光視症;若是網膜剝離程度愈嚴重,波及到黃斑部,可能導致視野部分缺損。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飛蚊症是一種退化的症狀,臨床上絕大多數不會造成視網膜剝離,也不會變好或消失,這類良性飛蚊症的患者,建議每半年至一次,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即可,不需要太積極去雷射治療,因為目前醫界對雷射治療的效果仍意見分歧,有些人認為可以處理得很好,並免除患者心理上的焦慮感;然而也有人經雷射方式把大飛蚊陰影打散後,反而出現更多的小飛蚊陰影,不一定是較好的處理方式。

不過若短時間內飛蚊不斷增加或有合併異常閃光,可能有視網膜病變,這時就不能等閒視之,一定要馬上就醫檢查。

異常閃光 應速就醫

此外,何一滔提醒,有兩種高危險族群,容易出現飛蚊症、也容易成為惡性飛蚊症患者,就是高度近視眼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前者可能因為玻璃體液化,殘留的玻璃體纖維過度牽扯周邊視網膜而造成裂孔,進而引起視網膜剝離;後者則容易引發玻璃體出血,所以原本就有這兩類疾病患者,出現飛蚊症等眼睛異常警訊,也必須立即就醫,施以必要的雷射或手術來治療。

視網膜從產生裂孔到剝離,目前沒有一定的病程時間點,何一滔表示,特別是高度近視患者,可能飛蚊症一出現就是大片陰影且合併有閃電,顯示視網膜出現了裂孔,結果過沒多久就發生視網膜剝離。

激烈運動 產生眼壓

他提醒,病程變化快速除了因人而異,這類患者由於視網膜已因玻璃體拉扯變薄,所以應避免進行劇烈的運動以及讓眼球受到外力撞擊,因為這兩種行為都會讓眼睛產生負壓,增加視網膜剝離的風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