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和人】王壽南 因為愛與使命 《再站起來》

周慧珠 |2010.02.28
3529觀看次
字級

對大多數人來說,「經典」是高不可攀的,商務印書館重新推出的《中國歷代思想家》,就是一套經典,所介紹的每一位思想家,都是歷史上的典範。當年主編這套書的王壽南教授,久居學術殿堂,一心維護、推展、發揚中華文化。而如今,他更走入人間,以文化的資糧、宗教的博愛,要為大家細說人世間的故事。

「人生的旅途上,沒有人會從不跌倒,跌倒不一定是因為自己的錯誤,也可能是環境因素造成,也可能是老天爺的安排,跌倒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能再站起來。」

在人生旅程上雖然曾經摔了兩大跤,但是,王壽南在自幼心靈接受豐厚文化底蘊的薰陶下、在對親情的承擔,以及妻子深情的鼓舞下,一再重新站起來。他提醒大家,一定要自己站起來。

生於武夷山,三歲就遇上戰爭,在游擊區裡成長,因此對國家有一種被欺侮的壯烈感。面對現代社會,王壽南深深感覺,必須從文化教育才能把人的品質帶起來,人生不僅局限於「經濟、賺錢」而已。

從小就是閒不下來的個性,不是為了自己求名求利,王壽南笑著說「何況,求名求利這種事也不是自己做得到的,」只是想做點對國家社會有幫助的。就讀台大歷史系時,更已覺得人生要有責任感,要留下足跡,尤其知識分子對歷史應該有責任感 。

以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這一套書來說,一百冊,邀請八十位教授執筆,名單開起來就不得了,連絡更是費事,為什麼會答應?冥冥中有神意,當時有一種衝動,那就是文化使命的衝動,是一時的熱情。從策畫、約稿、核稿一一完成。後來,他還陸續協助當時的文復會,做了很多類似的文化出版品。

年輕時,除了自己本身的環境很艱苦,國內經濟也落後,物質生活相當差。面對著國家被侵略或內戰,當時的學生心中不僅為自己,還有著要為國家社會突圍的使命。王壽南感慨地說,今日的社會發達、富裕,縱使仍有少數人很窮,年輕人少有困苦的感受。

台灣往下走,經濟愈好,人人為社會承擔重擔的責任感愈少。當年縱使想努力,也是能力有限,但是心中的熱情是飽滿的。眼前社會環境與當年相較,兩者的落差,也使得今日社會人士的生命的意義,大為不同:今天的人人心中想法,似乎是在「我自己怎樣強起來」。

失怙後毅然挺肩承擔

一九五八年一月,父親因心臟病逝世。突發的惡耗,令王壽南一陣暈眩臥倒在地,當他醒了過來,第一眼看到母親蹲在身邊,淚流滿面,哭著喚著他,這時他忽然發現,一向堅強勇毅的母親是那麼軟弱恐懼,於是,當年才是個台灣大學歷史系四年級的學生,從此成為家庭的支柱嗎?他在心中向父親承諾:

「阿爸啊!你安心走吧!我會挑起維持這個家的重擔,雖然我還不知道我該做甚麼,我也不知道未來的路子會怎麼走,但我會努力……

我會把松松和妹妹帶大,讓他們大學畢業,在社會有立足之地。」

父親的驟然去世,是王壽南人生第一次的摔一大跤,對家庭的使命感,打破了他的留學夢,讓他毅然挺肩承擔,陪著母親撫養年幼的弟弟與妹妹。他在為求「卑微的」個人需求與利益下,進入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但也因此在浦薛鳳教授、王雲五教授、薩孟武教授和張金鑑教授、蕭一山教授、周德偉教授等享有盛譽的學者的關愛與支持下,半工半讀,一直到完成了博士學位。

當時,味全公司董事長黃烈火出資一百萬元設立「少年全知文庫」基金會,請王雲五教授任董事長,出版「全知少年文庫」,為青少年提供優良讀物。文庫內容將文學、歷史、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都包羅在內,每本兩萬字,稿費二千元,十分優渥。王壽南的學長劉佑知擔任主編,在王雲五老師和劉佑知鼓勵下,他努力寫稿,在兩三年中竟寫了十幾本。

一九六八年七月,王壽南獲得博士學位,隨即進入政治大學任教,從父親突然去世的跌倒中,經過十年的奮鬥,終於再站起來了。

從黑暗到光明的重生

一九九七年,王壽南又遭遇到再一次跌倒││他一眼失明了。

先天性近視,偏又歡喜讀書,在長達二十多年的學習歷程,近視程度也同時步步上升,當拿到博士學位的那年,王壽南近視數高達一千六百度。為研究計畫和學術論文要發表,需要閱讀大量的書籍和資料,高度近視使視網膜過度曲張,三十歲那年,發生輕微的視網膜出血。他面臨視力幾乎完全喪失的重大苦難,當醫生宣布右眼失明,視力只能靠左眼的同時,左眼也有了白內障。

二○○五年初,左眼的白內障急速惡化,視力衰退十分嚴重,不但不能看書看報,連自己寫的字都看不見,走在路上看不見迎面而來的人,前後看了八位名醫,都認為他的左眼的白內障不宜開刀。

王壽南說,「在心情極度不安時,其實有一盞明燈在我的面前,這盞明燈雖未能使我看見眼前的景物,卻照亮了我的內心,這盞明燈便是我的愛妻涵碧。」她常說:「救你的左眼,只要有一絲一毫的機會我都不會放過。」「不要怕,縱使你的眼睛完全看不見,這輩子我也會永遠照顧你。」

在夫人的陪伴下,左眼最後得到復明,王壽南因此領悟了許多人生哲理,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能被苦難打倒,要再站起來」;而此積極的人生的兩大支柱,一是自己堅強的意志力,一是接納神的引導。

講故事的一分心意

為了更有助落實於生命與道德的教養,從二○○九年二月九日起,已經退休的王壽南淡出學術撰寫,應邀到遠東福音會錄音,說起了故事,故事的面向很多,主軸是愛心,用意是多用中國歷史、文化和現實社會的故事來剖析問題,讓讀者增加對中國歷史、文化、社會的了解;他說,今天社會上缺乏愛心,人人「愛自己太多,愛別人太少」,然而,健康的心靈應該不只是關懷自己而已。同時,他也致力於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比較,是一種生活上可理解、很淺顯的比較模式。《聖經》中提及有人問耶穌:基督教的核心思想?耶穌回答是「博愛」,也就是「愛人如己」道理,與儒家思想是一致的。

《再站起來》這本書,則是把十一個專題的講稿彙集成冊。全書從作者的重生體悟出發,深入淺出地剖析十一堂重要人生課題。第一輯「誠於中」,包括:突破人生的困境、生命與生活、快樂的人生、愛與忍耐、人性中的善與惡、打破前世孽障的魔咒;第二輯「形於外」,包括:談天、孝道與祭祖、唐玄宗與所羅門王、英雄與英雄崇拜、誰在導引命運與歷史發展?

在「生活與生命」一文中,提及「即使在困苦的生活中,都未淹沒使命感」,為了讓生命有使命感,「跌倒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站來」,更何況很多人的跌倒並不是自己犯錯!思辯,讓中心思想更活化。「英雄與英雄崇拜」即提到台灣應該找回愛心,許多成功的故事,講的都是企業家、名人、明星,事實上,許多沉默的工作者根本沒露過面,卻充滿著愛心。

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感

近十幾年來,政府與民間文化團體都愈來愈不重視學術,可能與學術不能立竿見影有關,令許多關心學術發展的人覺得悲哀。二○○九年十一月,舉辦「古籍今註今譯」新版發表會,四十多年前王壽南承王雲五之命主持編纂這套書。王壽南當面向馬總統提出建議:在慶祝建國一百年時,不要忘記學術才是國家文化列車的火車頭,不宜讓音樂、畫畫、表演、文藝占百分百。

王壽南甚至貼切的舉例說,畫家若不懂哲學思想與人文觀點,就只是畫匠。像雲門舞集的舞蹈演出,絕不是隨便跳跳而已,因為創辦人林懷民融入哲學思想與人文關懷,意境就不同,這正是學術在發揮影響力。

王壽南教授以為,在道德淪喪的情形之下,社會會變成一個「不以犯法為恥」的情景,這樣是非常可怕的。這個社會是很不適合人生活的社會,這個政權也必然會發生價值與秩序的混亂,最後終將崩潰。

道德跟法律是不相同的,道德是一個人內在的自我反省,法律則是外在的約束,如果社會的普遍道德都很高超,則這個社會秩序必然良好不會有動盪發生,政權自然安定;反之如果道德淪喪,社會上各種違法的事情都會發生,因為人們沒有內在道德的自我約束,就會我行我素,甚至於想盡辦法逃避法律責罰。

紅粉知音執手偕行

王壽南教授的妻子吳涵碧,正是《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叢書的作者,很多朋友因此都稱她「吳姐姐」。

從小生長在書香世家的吳涵碧,對中國文學、歷史學特別有興趣,常常嚮往能與古人交朋友。大學畢業後,她決定開始一項浩大的工程,立志要繼續講這許多「好久好久以前」的故事││將各朝各代皇帝臣子的百樣面貌,和整個歷史洪流的演變,改寫一系列明白通曉、老少易讀的白話故事,讓讀者能從這套書中看到歷代英雄豪傑的豐功偉業。

中國歷史太豐富、太有趣,吳姐姐一投入就無法停止,她每天到圖書館借一厚疊深奧難懂的古籍,拚命用功研讀,然後做詳細的分類和考證,再融會貫通,從中摘取最精采的真實事件,希望所有大小讀者也一直陪著她深入體會中華民族的偉大。

這一對鍾情於文化與歷史的夫婦,隨著歲月流逝,不變初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