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歲歲平安】熱鬧過後的寧靜

劉靜娟/文 吳毅平/攝影 |2010.02.24
988觀看次
字級


初二下午,開始畫鬱金香。

日常,家裡的花只是自己種的普通草花,長在頂樓或陽台,偶爾端一盆進屋裡:要過年了,才會到花市「豪氣」地買盆栽和切花。

這回除了神明桌和客廳用的切花外,買了兩盆紅色鬱金香,共九朵。剛買來時,花頂呈尖形,鬆鬆的花瓣,像荷蘭女孩的帽子,也像禮佛前後「問訊」的手勢。到了初二,已綻放六、七分。

既然家裡少有「名貴」的花,為了增加她們的存在價值,或經濟效益,自然應該畫她一畫。

我用裝麵包的長形牛皮紙袋隨意攏住一盆,「紙盆」於是有了皺褶明暗,再在邊上擺一顆蘋果和幾粒茂谷柑,讓畫面有年的喜氣和福氣。

想像力不足,憑視覺畫圖,必須在花瓣過度開展、連葉子和梗都變化形貌姿態前畫好;所以不能拖延。

我先用炭筆畫,刷刷刷的筆觸讓我的心沉澱,一筆筆一塊塊成形,教人歡喜;畫好炭筆,接著上粉彩。剛開始上色時,總找不到正確的顏色,要一層層不同的顏色交錯堆疊上去,才漸漸「像」了起來,心情也漸漸愉悅起來。

畫圖,是我這幾年紓解「春節焦慮症」最好的活動。

說「春節焦慮症」不誇張,自從到台北工作後,就怕過年。要擔心買不到火車票酖酖三、四十年前買不到對號車的票,就得擠平快車酖酖曾像逃難似地,把行李從窗口塞進去占位子,人再辛苦地擠上去;占不到位子,就得站著晃四個小時。

結婚後在台北過年,要煩惱的是初二回娘家和過後返北的車票。多年後,自己開車,則怕塞在高速公路上。

春節期間,縮減成一兩張的新聞版聊備一格;沒有時間性、可以節前編好的副刊,便負起撐場面的責任。長期做的是副刊編輯工作,每到過年,就兵荒馬亂。不管是早期的鉛字排版,或後來的電腦化,都必須完成至初七初八的版,才有心情融入過年熙熙攘攘的氛圍裡。

現在雖然不上班了,因為定性不夠又不敢違背傳統吧,年終歲尾上街上菜市場,看到人人在採購年貨衣物一樣會心慌。到了最後關頭,「從簡」的決心崩解;要祭祖要圍爐,怎麼可以不多買一些「有備無患」?

囤積食品之外,也不能免俗地執行「大掃除」任務。幾面書牆只有這節骨眼上才能決心做「年終盤整」,清塵、整理,淘汰;窗簾床單被單能洗淨曬足陽光最好,只是看陽光的臉色也教人牽牽掛掛。

這種種因素,造成了春節焦慮症!

總要過了年了,才如釋重負。

年初一,吃過一頓簡單的素餐後,一家人輕輕鬆鬆地去「走春」。

不必問今年的吉祥方向在東西或南北,我們習慣到郊外幾座寺廟拜拜,不燒香,不帶供品,也許隨緣點燭添油香,也許只是雙手合十低頭默禱,虔誠祈求家人平安、世界平安。每座寺廟人潮不斷,出門「沾人氣」,據說可以活絡自己的氣場;何況新春之際,人人慈眉善目,人氣就是喜氣。中午時分,吃一頓佛寺提供的熱騰騰素齋,身心溫暖,心存感恩,真是一年好的開始。

接下來,除了一兩次到親友家走動外,我就待在家裡,看書、看長片、上網。忙亂過後的尋常日子最美。

多年來,我極少隨俗年初二回中部的娘家。有一年的初二最特別,我一個人窩在家中用車棉布給母親做棉襖。雖無師自通做過衣服,也只停留在寬袍大袖無領的程度。給母親穿的應該有領子,便在電話中請教大姐怎麼裁。母親那年跌了跤行動不便,一件柔軟、好穿脫的棉襖很實用。從小到結婚前,母親為我做了無數衣服;自從一時受到蠱惑買了縫衣機、發揮了傳承自母親幾分手藝的稟賦後,就不時興起幫母親做一件衣服的願望。年假無事,正是好時機。

花了一天工夫做成,領子雖不平整,也不至於太離譜。米黃底橘色抽象花,看起來陽光又喜氣,希望它對母親當時的心情有鼓舞作用。做好了自己試穿,溫暖舒適,初三打電話回去跟正在歡聚的姊妹們炫耀,說我過了很有意義的一個年。

十年前母親往生後,我更不在這時間在公路上湊熱鬧。

學了素描後,「春節活動」便包括畫圖。

狗年,銀行送了一個磁質狗撲滿,造型簡單,呆氣十足,我便拿它搭配蘋果和桶柑,畫了一張「年畫」。

恰好剛知道了把圖案直接印在word上面的方法,便學著做成了有文有圖的賀卡;傳送給朋友們,祝大家狗年旺旺,平平安安,一整年甘甘甜甜。

農曆年前,媒體上照例有很多教人開運的報導;有些招式有趣,跟著做應應景也不錯。有一年便在面對「玄關」的玻璃櫃裡,放五個壺口朝外的小茶壺,底下壓一張燙金福字的紅紙。

五壺之中,有一個是當時人在支加哥、已九十七歲的中學老師搬離員林時給我的;有豹頭壺嘴的應是公公用過的,灰綠壺面藍字寫著一家米店名號和電話號碼 酖酖才四碼。

「五福臨門」怪好看的,壺有的年輕有的閱歷豐富,好像是歲月的對話,便畫了一幅炭筆畫,做成電子卡傳給朋友們。

牛年,我畫了粉彩鬱金香後,又玩「小畫家」,完成一張彩色電子賀卡。

過年真好,我的意思是「過了年」;過了年後可以安安靜靜地玩畫。

虎年年頭,也許用宣紙畫個「抽象」的虎,祝朋友們福虎生豐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