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峰訪佛光山 讚佛教奇蹟

有義 |2010.01.06
722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有義大樹報導】自稱已退出歌壇二十多年的藝人、「八千里路雲和月」名製作人凌峰,三日與妻子賀順順、攝影團隊七人至佛光山參觀大雄寶殿、抄經堂、美術館等地,晚上受邀為佛光山大眾講演。

關心佛光普照的地方

「喂~風兒呀吹動我的船帆…」頭頂戴著帽子,一身輕鬆打扮的凌峰,在講演過程中唱了他的拿手曲「船歌」,獲得熱烈掌聲。他表示,儘管十多年沒到佛光山,但非常關心星雲大師的行腳,「我關心所有佛光普照的地方。」他說目前創作寫書,寫了幾十萬字,因眼高手低,加上大陸變遷太快,切入點也都隨著大師的行腳不斷變化。(人間社記者有義攝)

關懷台灣有文化鄉愁

「退出歌壇已二十多年,拍了『八千里路雲和月』,我的藝術之路開始轉型,基本上已經『洗盡鉛華』,開始關懷文化,關懷兩岸,關懷台灣何去何從。」故鄉在山東的凌峰感慨表示:「從小漂泊到台灣,正巧那是刻苦的年代,母親常講一些老家的故事、老家的歌聲,口耳相傳,所以在外省人的第二代,我們的鄉愁是父母口耳相傳的血緣鄉愁;長大後才知那是山東的地理位置在哪裡,所以我們有地理鄉愁,漸漸的對中國文化有更深的認識,更有了文化鄉愁。」

不斷深入思考我是誰

他進一步指出,「最近帶著『海角七號』,到處去演講,一邊看電影一邊演講『閱讀台灣、品味海角七號』」,凌峰指出,「這部電影投影出台灣六十年的變遷,我從山東到山西『閱讀台灣』,不斷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才發現到兩岸的差異是非常大的。讓大陸人看這部片是想讓他們重新認識台灣,是多元共生的。」他說。

看到宗教的雍容大度

談及這次再到佛光山的印象,凌峰表示,佛光山已不是十年前的佛光山,「我看到了佛光山的出版,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化產業。從現在的博大局面,我看到佛光山除了修良知,更重要的是宗教的雍容大度、海納百川。翻開歷史看,有哪一個朝代的佛教,有像今天一樣跨越五大洲?台灣有很多的奇蹟,包括經濟奇蹟、現代政治的轉型,而真正的奇蹟是佛光山,所以只要全力以赴,這世上一切都可能達成。」

在抄經堂體驗抄經後,凌峰也請了大師著作「十修歌」、《佛光菜根譚》,他表示要將這些帶回大陸,讓他們了解佛教,他調侃的說:「自己雖然是基督徒,但常作佛事,因為不甘願只做基督徒,要做天下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