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草】送本書給前總統

愚庵 |2009.11.12
967觀看次
字級

被判處重刑的前總統陳水扁,官司已經進入二審。今天,台灣社會正在見證一位來自南部農村的貧苦孩子,因為努力向上,終於可以在台灣最高學府接受教育,而且因緣際會,登上權位的高峰,他的才智無庸質疑,但是如今的下場卻令人感歎,於是讓我想到一位十六世紀英國偉大的科學家,對人類新科學有巨大貢獻的法蘭西斯‧培根。

讀史的人都知道,培根所寫的《新工具論》開創了人類史上的邏輯學,他是第一位說明演繹和歸納法的人。他寫的《新亞特蘭提斯》(New Atlantis)是史上第一部描寫未來世界的書,而且預言神準。這位天才,出生於一五六一年,父親是大英帝國的官員,十四歲時,培根進入劍橋大學,讀了一年就主動退學,他說;他不想在劍橋大學學一些無用的知識,於是隨著父親開始在帝國政府見習。

或許是耳濡目染宮廷奢華之風,所以培根也隨之起舞,但是父親卻突然暴斃,未留遺書,使得培根的經濟來源受到影響。培根為了賺錢而四處逢迎拍馬,同時代的帝國官員曾經記錄對培根行徑的厭惡。史家說:終培根一生,都是一位同性戀者,但是為了財富,培根卻娶了一位有錢的議員之女愛麗絲,可是他從未和愛麗絲同床。五十三歲時,培根的才智才被發現,當上大英帝國的大法官,從此有了更多的收入,以供其享受奢華。

但是,培根並未因此滿足,某一次,培根因為收取賄賂的案件被人舉發,因此入獄;但十分幸運的,培根並沒有在倫敦的黑牢終其一生,因為帝國的女皇認為:有如此才華的人棄之可惜,所以把他放了出來,只罰款四萬英鎊便結案,從此,培根隱居鄉間默默而終。

培根的故事,是一個有絕頂智慧卻逃不了財富貪婪的典型,可見,智慧和心智的自我約束不一定成正比,有很多聰明一世的人,卻仍然在貪、噌、癡、疑、慢中沉淪無法解脫。

今日回首培根的一生,他所留下的名言很多,但是只有這句話最撼動人心,他說:「這個世界是為了個人而存在的,個人不是為了這個世界而活。」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培根一直是一位利己主義者,是他在為自己奢華的生活合理化,所作的解釋,以便逃避貪婪的罵名。

對照今天的陳水扁一家人,不是有點雷同嗎?於是,許多人到看守所探望前總統的時候,習慣帶衣帶食,我卻希望這些人可以帶一本書送給前總統,書名是:《法蘭西斯培根傳》。

本專欄每周四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