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與備忘】一九八八年

隱地 |2009.10.12
953觀看次
字級

一九八八年,性好文學、藝術與植物,愛好觀察城市百象的王盛弘,剛自南部農家北上,進輔仁大學後開始寫作、投稿並學攝影,一九九八年在爾雅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桃花盛開》,之後十年,幾乎每年都有新書出版,現擔任聯合報副刊編輯。

一九八八年一月,電影三級制分級辦法正式實施;八月,信義路國際學舍舉辦最後一次書展之後,準備拆除。

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聯合文學》和《文訊》雜誌在文苑舉辦「當前大陸文學研討會」,這是台灣首次舉辦探討大陸文學發展的會議。

一九八八年七月,三民書局出版大陸作家白樺正式授權的小說《遠方有個女兒國》。隨著兩岸政策的開放,大陸作家的作品陸續被各出版社引進。

一九八八年五月十日,十項全能作家王鼎鈞最重要的作品《左心房漩渦》出版,這是一本得獎最多的書,先後榮獲中華民國七十七年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圖書著作金鼎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吳魯芹散文獎;金石堂書店七十七年「十本最具影響力的書」;聯合副刊質的排行榜;第二屆聯副「每月人物」以及入選《聯合文學》--「七十七年度九本文學好書」。

一九八八年,轉了一圈「年度小說選」又轉到詹宏志手上。他編的《七十七年短篇小說選》,編序〈閱讀的反叛〉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認為台灣近數十年的文學歷史,相當抑制閱讀的『享樂』這一面;不管是主張『為社會』、『為人生』、『為藝術』的創作者或評論者,口氣都是嚴峻的,態度都是悲憤淒苦的。--這個歷史,使得我們文壇上充滿了『難看卻又理直氣壯』的小說;甚至有一個錯覺,如果小說一旦讀來舒服,就自動降了級似的。

相對的,明朝的鬼才文評家金聖歎敢冒大不諱,把『讀得過癮』的強盜書《水滸傳》拿來和《史記》、《莊子》相比,不僅在三百年前足以嚇倒許多讀書人;放在今天台灣社會,我仍然覺得他是一位『痛快的』評論家。」

一九八八年,魏子雲(一九一八—二○○五)在台灣學生書局出版《金瓶梅的幽隱探照》,這是魏老研究「金瓶十四書」中的第九種。從《金瓶梅探原》(巨流圖書公司)到《深耕《金瓶梅》逾三十年》(文史哲出版社),魏子雲可謂「兩岸金瓶第一人」。十四部研究金瓶的書,厚達四三八七頁,每頁以五百字計,毫無疑問,單單一本《金瓶梅》,魏老至少為它寫了二百萬字的研究分析。

一九六五年,魏子雲四十七歲以前,他喜歡閱讀西洋文學名著和國人的創作,他在皇冠出版社出過一本《偏愛與偏見》,他評析和談論的作家計有覃子豪、趙滋藩、周夢蝶、思果、艾雯、楊喚、管管、朱西寧、侯榕生、徐訏、林適存、郭良蕙、余光中、司馬中原、王令嫻、白先勇和陳若曦……。

古今中外,魏子雲一生鑽研文學,著作等身,卻未受到文壇禮遇。

一九八八年起,《文訊雜誌》聯合許多文藝期刊,共同舉辦「文藝界重陽聯誼活動」,每年農曆九月九日,所有超過六十五歲的藝文作者歡聚一堂,至今已超過二十一年,留下不少老友互相逢談笑的回憶畫面。

(本專欄每周一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