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羅智華 |2009.10.02
1052觀看次
字級

四川地震規模空前

周期約4000年才一次


地震學家日前指出,去年因四川強震傷亡或遭遇親人變故的受害者,很可能是最不幸的一群,因為類似災難大約4000年才一次。《自然地球科學》期刊刊出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2008年5月12日的川震,包含強烈震波、不尋常地質,以及三個原本可以抵抗地震的地表下「障礙物」沒有發揮作用。

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標記和衛星雷達干涉技術的資料,科學家成功繪製出四川盆地西北邊緣、被規模7.9強震撕裂的龍門山斷層圖像。川震一開始是上下移動,使較低岩層被推擠到較高岩層之上,較遠處移動則沿著水平方向。能量波沿著斷層釋放,扯開映秀、北川和南壩鎮地底下岩石,引發地球最嚴重的地層滑動以及傷亡。

研究人員估計,障礙物無法作用和斷層帶多處地岩層斷裂的情況大概每4000年才會發生一次。但值得安慰的是,在可預見的未來,當地再發生一次強震的機會不大。

溫室氣體若未降低

2050前全球將增溫4度

科學家公布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若當前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持續,2050年代中期前,全球氣溫恐上升攝氏4度。由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所做的研究,呼應上周聯合國的報告指出,氣候變遷速度,遠遠超越2007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所預測的最壞情況。

研究報告執筆人韓明日前在牛津大學氣候變遷會議開幕時公布研究結果,她表示,研究結果不只顯示出與IPCC類似的模式,也顯示更極端的變遷有可能發生。

研究指出,全球均溫上升4度隱藏部分地區溫度可能上升更多情況:北極部分地區氣溫可能上升超過15度,非洲西部與南部也可能上升達10度。

能源新契機

青藏高原發現可燃冰


中國地質部門宣布,他們在青藏高原發現了一種名為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的環保新能源,預計10年左右能開始使用。中國是繼美國、加拿大後,第3個在陸地上發現可燃冰的國家。

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條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種固態物質,具有使用方便、燃燒值高、清潔無污染等特點,是科學家公認地球上尚未開發的最大新型能源。

可燃冰雖然環保,但是開採不當會加劇溫室效應。開發時一旦失去高壓和低溫環境,甲烷就會迅速釋出到大氣。至今為止還沒有一項技術能使可燃冰大規模的從海底轉移到陸地上,並將它保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