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運動要量力而為

吳雪雪 |2009.03.11
600觀看次
字級


公公生前身體硬朗,陸軍出身的他,八十多歲還維持運動的好習慣。每天清晨必定到學校操場做點柔軟操,再跑個兩、三圈,然後回家吃早餐,從未間斷。

有一年暑假,他照例在學校操場跑步,沒看到水泥地上有灘水,一個不留神,滑了一跤,起先不以為意,爬起身來,只覺得有點酸痛而已,想著拉一下單槓會好些吧,拉完單槓又跑了一、兩圈操場,好像更痛了點,只好乖乖回家。

當天晚上還不覺得不對勁,第二天早晨起床,才發覺疼痛加劇了,於是在家休息幾天,沒有出去運動。本以為休息兩、三天就會好,沒想到愈來愈痛,到醫院檢查,原來傷到脊椎,由於沒有立刻治療與休息,壓迫到神經,醫生囑咐要在床上躺兩個星期。好動的公公沒有聽醫生的話,總是想起身動一動,不到一個星期,他感到稍微好一點,就立刻出門跑步,起先還能跑幾步,後來痛得只能慢慢走。雖然有點痛,但是以恆心為傲的公公卻很高興,中斷一個星期的運動又開始了。沒想到,第二天腰痛得起不了床,再去看醫生,檢查之下,傷更嚴重了,此後一個好動的老人家,在生之年只能靠著手杖走路。

有了公公的前車之鑑,婆婆走路非常小心。但兩年前有一次出門買水果,被人撞了一下,碰倒一部摩托車,把婆婆的髖關節撞斷了。婆婆因此換了人工關節,剛出院時,即使用四足拐杖,走兩步路就很吃力,胃口也不好,她以為此後也像公公一樣,要靠拐杖走完下半輩子了。

同樣也是好動的婆婆,聽從醫生的建議,即使辛苦,每天也做一、兩小時的復建。換人工髖關節的左邊大腿及小腿,原本十分不靈活,連蹲都困難。她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坐在床上伸展小腿,做一百下才下床,下床之後,扶著拐杖在屋子裡走一走。其實婆婆身上小毛病不少,糖尿病、胃與腎的功能不好,能克服這些問題每天持續運動,實在需要相當的毅力與精神。

也許復建運動有助於食欲,婆婆漸漸食量增加。最近一年,她慢慢可以不用拐杖走路了。每周台中台北兩地跑,也不用人陪伴;假日要我們帶她出去郊外走走,或者出來聚餐,原本不靈活的左腿,也不覺得與天然髖關節的右腿有什麼不同,現在做蹲下的動作也輕鬆自在。去年年底,八十五歲的婆婆又恢復以往的自信,一個人到廣州探親旅遊去了。

我佩服婆婆的毅力,也很高興老人家的身體硬朗。祝福每一位老人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