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閱讀】猩猩可可的眼淚

蓋瑞‧科瓦斯奇 |2009.01.11
2553觀看次
字級


當動物失去心愛的寵物,會感到悲痛嗎?

我是一位牧師,當我的許多會眾失去寵物時,往往感到悲傷難過,並來找我輔導及尋求慰藉。失去心愛的狗兒或貓咪,會讓人陷入沮喪憂鬱及傷心悲痛之中,似乎是相當自然的事。但是當我第一次聽到關於大猩猩可可的故事時,卻感到萬分的震驚。

這隻母猩猩可可,因為牠的寵物小貓意外死亡,陷入了極度哀傷的深淵。可可的故事讓我確信,動物也和人一樣,對生命的結束有著強烈的感覺。

二十多歲的可可,是一隻低地母猩猩。可可不會講話,卻能用美國手語與人溝通,牠的老師是來自加州大猩猩基金會的法蘭辛‧佩妮 ‧帕特森博士。透過佩妮‧帕特森博士的教導,可可學會了超過五百個的字的手語。

有一天,可可利用這些字詞,告訴佩妮牠想要一隻小貓當作生日禮物。事實上,牠只是將兩根手指畫過自己的臉頰代表鬍鬚,就這樣比出了「貓」這個字。

於是,三隻小貓被帶到了加州伍德塞的一個鄉村庭院中,那是可可居住的地方。這些小貓一出生就被母親拋棄,由一隻活潑的狗充當養母,並在牠們出生的頭一個月裡哺育他們。

可可以大猩猩獨有的溫柔動作,輕輕撫摸牠們,然後選了其中一隻當作牠的寵物,那是一隻灰色皮毛、沒有尾巴的小貓,可可為牠取名為「球球」。

可可非常喜愛牠的新朋友球球,常常會聞聞牠或是溫柔地摸摸牠,可可會用雙手將球球環抱在懷中,並且試著要餵小貓喝奶,彷彿牠是隻小猩猩一樣。

不過,可可很驚訝小貓會咬她,每當球球咬她的手指時,她便會比出「髒髒」和「馬桶」的手勢,這通常是牠用來表示「不可以」的方式。

雖然如此,可可還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用手勢教會了這隻小貓來幫牠搔癢酖酖這是大猩猩最喜歡的遊戲之一。

「可可好像認為貓能做到大部分牠能做到的事。」佩妮說。

「軟—好—貓。」可可經常這麼說。

沒有想到,在某一天的夜裡,球球逃出了大猩猩基金會,意外地被一輛車撞死了。當可可得知這件意外之初,表現得彷彿牠沒聽到或是無法了解似的,但是幾分鐘後,研究員們卻聽到可可的啜泣聲,牠開始以一種高音嗚咽著。

在失去小貓後的一個星期間,每當有關貓咪的任何事物出現時,可可便會哭泣,從那以後,只要有人提到那隻貓咪,可可就會比出「傷心酖酖皺眉」和「睡覺酖酖貓咪」來做為回應。

這隻大猩猩顯然非常想念牠的貓咪朋友,但是牠對發生的事情究竟了解多少呢?大猩猩基金會的一位工作人員瑪琳‧希恩,詢問了可可對於死亡的看法:

「大猩猩死亡後會到那裡呢?」瑪琳問道。

「舒服—洞穴—再見。」可可回答,並且比出吻別的手勢。

「大猩猩何時會死亡呢?」瑪琳又問。

這次可可回答的手勢是:「困苦—老。」

「大猩猩在死亡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是快樂?是悲傷?還是害怕?」

「睡覺!」可可回答。

事實上,大猩猩不僅會哀悼,牠們顯然也和人類一樣,會仔細深思自身的死亡;而當摰愛的人死去的時候,牠們也和喪失親友的人類一般,會為了那些同樣縈繞在我們腦中的疑問而感到困惑且掙扎,許多感情的表達,都不是人類獨有的表現。



(本文摘自《我的靈魂遇見動物》一書,柿子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