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仰七十三公 忠義廟記載血淚史

 |2008.11.12
1873觀看次
字級

電影「1895」上演轟動 緬懷龍潭鄉抗日先烈 保家護國犧牲精神 慕名上香者日眾

【本報龍潭訊】客家大戲「1895」電影上演轟動,桃園縣龍潭七十三位義民當年七月在鄉內龍祥村竹窩子一帶英勇抗日,全遭日軍屠殺,鄉民集資在聖亭路一三三巷出事地點興建忠義廟紀念,龍潭鄉公所及義士後代蒐集史料,為七十三公立傳,完整記錄反抗異族辛酸史。

立委吳志揚說:「電影1895整個故事的血與淚讓我永難忘懷。」「1895」客家大戲也明白展現台灣鄉土文化與客家人的硬頸精神,不願做異族的奴隸。

龍潭鄉長葉發海說,「1895」電影上演轟動,再次喚起地方人士敬仰七十三公的英勇事蹟,慕名上香者日眾,也讓年輕一代重新對先輩的敬仰與認識,鄉公所更重視口述歷史,鼓勵地方文史工作者筆錄、轉述七十三公的地方誌。

龍潭鄉往埔心的聖亭路左側凌雲崗(舊名烏林崗)旁,原有一處古墳、一塊墓碑、一方石案,四周荒煙蔓草,就是抗日先烈七十三公舊址,民國六十二年地方人士集資興建忠義廟,表彰先烈英勇事蹟;十年後再重建七十三公忠烈塔,使得龍潭抗日事蹟傳頌鄉里。

清光緒二十年(民前十八年),中日甲午戰爭簽下馬關條約,滿清割讓台灣,翌年(一八九五年),日軍大舉進台,台灣人不甘異族入侵,紛紛組織義民奮勇抗敵,四處與日軍浴血抗戰。

一八九五年七月,日軍山根少將率軍夾攻龍潭,義民首領胡老錦等烈士誓死抗敵,日軍在安平鎮之役、龍潭陂之役死傷不少,義軍寡不敵眾,最後轉進新竹縣關西、新埔一帶。

其中魏阿盛等七十五人在龍潭鄉凌雲崗竹窩被日軍逮捕,當場用武士刀一一斬首,其中烈士黃任義重傷裝死,才得以倖免於難,日軍留下最年輕的義士胡玉山負責埋葬忠骸,這就是七十三公的由來。

葉發海說,地方鄉親輾轉口述歷史,記錄抵抗日寇入侵而殉難的英勇事績,將埋葬烈士的荒塚建成地方人士祭拜的七十三公忠義廟,烈士可考姓名者共有六十六人,尚有七人姓名不詳。

地方人士與殉難烈士的後裔每年三月二十九日青年節春祭,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節秋祭,為配合假期改為三月和十月底最後一個周日舉辦國殤祭典,緬懷烈士保家護國的犧牲精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