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83 心理學者史密斯:找到意義更甚追尋幸福

文/楊慧莉 |2017.09.30
2597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找間好學校念、找份好工作、找樁好婚姻……許多人的一生中總是尋尋覓覓,也不免受這些世俗價值觀的影響,以為辦到了,幸福快樂就勝券在握。但真的如此嗎?心理學者史密斯以過來人之姿,發現以上「好」東西未必保證幸福,人生裡也還有比快樂更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又要如何找到?一起來了解……

離經叛道
沒沒無聞亦無妨


艾蜜莉.史密斯(Emily Esfahani Smith)出生於瑞士蘇黎世,成長於加拿大蒙特婁,擁有賓州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學位。她目前是紐約藝文月刊《新標準》(New Criterion)的專欄作家及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編輯。

之所以研究心理學,史密斯坦言「起因於成長歲月裡的惶惑」。在此之前,她總以為人生的目的是尋找幸福,而想幸福就得成功。依循社會對成功的定義,她開始尋找理想的工作、完美的男友和華宅。但過程中她未感到踏實,反而覺得焦慮和不安。環顧周遭,她發現朋友也跟她一樣充滿惶惑和掙扎。

研究之路開眼界

最後,史密斯決定進研究所研讀心理學,了解到底怎樣才能讓人快樂幸福。結果,不研究則已,一研究便有驚人的發現。

根據蒐集到的數據,她發現一味追求幸福反而讓人不快樂,最讓她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美國近來自殺率飆至三十年新高,畢竟客觀生活條件已相對好很多,但愈來愈多人卻覺得沒希望、沮喪和孤單。

而根據研究顯示,她發現一個人並非因不快樂而沮喪,而是因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這讓她不禁懷疑:人生除了追求幸福,難道還有別的嗎?擁有幸福和過有意義的人生差別又在哪裡?

幸福與意義之別

不過,幸福和意義二者之間的差別又在哪兒?

根據心理學家的說法,「幸福」是一種自在安適的心境,當下覺得很好;「意義」則更深層,來自一種歸屬感、為他人服務,以及發揮個人優點。

當環顧周遭,史密斯發現所處文化卻非常執著於幸福快樂,但追尋意義卻讓人更滿足,且有研究顯示,自覺人生有意義的人更顯活力,他們的課業和工作表現都更出色,也更長壽。

但自覺有意義的人其感覺從何而起?史密斯根據心理學家的說法,發現主要有三種需求獲得了滿足:覺得自己的存在被他人珍視,覺得人生有目標,並感受到生命的完整。事實上,他們的人生「在找尋意義的道路上都因服務而與自我之外的家人、社會或上帝發生連結了」。

意義無關乎偉大

儘管意義在人生中很重要,但史密斯並不認為意義一定要建構在偉大的志向上,像是改變全世界、開創一個極成功的公司或終結一項人道危機等成就非凡之事。她從人生中學到,最有意義的人生往往不是非凡人生,反倒是有尊嚴的平凡人生。

英國女作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小說《米德爾馬契》(Middlemarch),史密斯覺得,透過男女主角的不同遭遇,最能展現這種智慧。兩位主角原本都想活出史詩般的人生:女主角年輕富有,想成為慈善家;男主角是野心勃勃的年輕醫師,希望有重大的科學發現。

但隨著生命的流轉,他們的夢想都褪色了。男主角娶了虛榮的美妻後,放棄自己的科學夢,成天只想賺大錢讓老婆花用,最後雖然以世俗觀而言很成功,卻於半百時抱憾以終。女主角先是嫁給牧師,牧師離世後,改嫁原先的摯愛,但慈善夢始終無緣完成。

不過,小說的結尾卻是女主角安於當個賢妻良母,接受生命的現況,知道就算無法為大眾服務,但也為周遭人做出了奉獻。

史密斯覺得小說這樣的安排恰如其分,彰顯了有意義的人生可以只是用任何謙卑的方式對他人做出貢獻,即使「無法成為下個祖克柏或其他名流,亦無礙他們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超越死亡
因有意義而無憾


史密斯在今年三月於《亞特蘭大》(Atlantic)雜誌刊出的專文中,報導了布雷巴特(William Breitbart)陪伴重症病人的行醫經驗和體悟,更凸顯了意義的重要性。

安樂死的啟示

布雷巴特的父母曾躲過納粹的毒手,母親卻從此活在陰影中,不解為何許多同伴都走了,她卻獨活。為了彰顯父母存在的價值,布雷巴特決定行醫,從救人中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

行醫不久,即處於愛滋病高峰期,布雷巴特每次巡房,常面對年輕卻因染愛滋即將謝世的病患或癌末病患。這些病患常要求他幫忙解脫,甚至會說:「我只有三個月可活了。如果這就是我僅存的生命,那我實在看不出還有什麼繼續存在的價值或目的?」

上個世紀九零年代,有醫師開始幫病患安樂死,之後引發道德爭議,但漸漸的安樂死為許多世人所接受,兩千年時荷蘭成為第一個「醫師協助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直至今日,美國許多州也都合法了。

心病要用心醫

聽聞了這些醫師協助安樂死的故事後,布雷巴特想了解病人不想活的真正原因,於是與同事進行研究。結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病患不想活,並非因為生理上的極度痛苦,而是覺得沒有意義、沮喪和無望。

布雷巴特有治療沮喪的藥,但面對病人因自覺無意義而不想活的症狀卻束手無策。後來,透過與同事、哲學家、宗教人士等有關生死的對話,布雷巴特慢慢發覺「尋找、創造和經驗意義是人類基本的行為動力,只是醫學院卻沒有這方面的教導」。此覺悟讓他相信「只要能幫助病患建構意義,就能讓他們擺脫自殺念頭,有活下去的動力」。

重拾生命意義

接著,布雷巴特為癌症病患開啟了一項八階段的療程,以此協助病患建構意義。如第一階段詢問病患回想「此生一兩個自覺特別有意義的經驗或時刻」;第二階段,請病患說說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之後的階段,請病患分享生命故事等等;最後一個階段,請病患想想身後物,這可以是無形的精神資產,也可以是有形的子嗣、藝術作品或組織等。

經過此八階段療程,參與計畫的病患對生死的態度改變了。他們不再那麼無望,也不想死了,精神狀態改善許多。當然,他們也發現生命變得較有意義,而且正面效應隨著時間而增強。

布雷巴特也因而發現,從確診到死亡之間,提供了巨幅成長的契機。舉例而言,一名罹患結腸癌的女子本來在確診後驚慌失措,但參與療程後,了解到其實自己不用努力找尋生命的意義,事實上意義隨處可見,這層體悟足以讓她平靜的面對人生的最後挑戰。

布雷巴特相信,意義與死亡是銅板的兩面。人如何能活在有限的生命裡?又如何有尊嚴而不絕望的面對死亡?又如何從人終將一死的事實中獲得救贖?

答案就在「意義」中。

建構意義
取決於四根支柱


既然意義如此重要,要如何找到,讓自己活得更有意義?史密斯歷經五年訪談過數百人和閱讀過數千頁心理學、神經科學和哲學性的資料,發現有意義的人生建構在四根支柱上,分述如下:

支柱1 歸屬感

歸屬感主要來自於一種彼此珍視的真摯情誼,建立在互信和互愛上,而非對方的信念、身分等。史密斯舉自己朋友強納森的遭遇為例。強納森每次去紐約街角買報紙時都會與小販聊聊。有一回,他零錢不足,對方說沒關係,但他堅持要當場付,於是就跑去買了一樣並不需要的東西,只為了換零錢。沒想到當他回頭拿錢給小販時,對方覺得自己的好意被回絕而受傷。

史密斯從朋友的經驗中,反思我們常因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而讓對方覺得受漠視,不過當你有此警覺,就從愛的本意出發,便能與周遭人建立美好的連結,從而獲得歸屬感。

支柱2 目的感

所謂目的,是關於「給」,而非「要」,關鍵在於用自己的力量服務大眾,像某個醫院的管理者就說她的目的是治癒患者,許多家長的目的就是養兒育女。多數人透過有給職來服務人群,但服務的目的不一定只存在於有給職的工作中。不管在哪,一旦找到服務人群的目的,就會讓人有活下去的動力。

支柱3 超越感

所謂的超越感,來自超脫世俗生活,連繫上更高的現實,這時會讓人渾然忘我。每個人的超越感都不同,有人在觀賞藝術時,有人在做禮拜時……

超越的經驗可以改變個人。有項研究讓學生凝視兩百英尺高的尤加利樹,之後他們變得較不自我,有機會幫助別人時則變得更寬大為懷。

支柱4 說故事

為生命中所發生的事建立一種敘事觀點,把它變成一個故事,有助於人釐清事情並了解自我。人可能受限於發生的事實,但藉由詮釋和重新述說,故事會有不同的面貌。

史密斯舉足球員艾米嘉的故事為例。艾米嘉因球傷而癱瘓,他原本是這樣說自己的故事:「我的生命本來很棒的,現在卻遭橫禍,我很抑鬱沮喪……」但過了一陣子他走出陰霾,有了全新見解:「受傷前,我的人生漫無目標,整天狂歡又自私;受傷後,我知道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心理學家邁克亞當斯(Dan McAdams)稱此為「救贖性的故事」,他發現過有意義人生的人通常都會以救贖、成長和愛來述說自己的故事。

重生的故事

以上四支柱,史密斯認為,在建立有意義的人生裡不可或缺,但在生死攸關時更顯力量。她以父親的一場遭遇為例:當時,他因心臟病發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大病初癒後,她問父親面對死亡時想到什麼。他說,當時只想到要為自己的一雙兒女活下去;在上麻藥準備動手術時,心心念念兒女的名字,希望萬一死在手術台上他們的名字會是他在世上的最後話語。

史密斯的父親是一名木匠,收入不多,卻活得踏實。當他躺在病榻上面對死亡時,只有一個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愛。對史密斯而言,父親的重生體現了意義的四根支柱:隸屬於家的歸屬感;身為父親的人生目的;在不斷念孩子的名字時進入冥想超越的境界;覺得以上是他活過來的原因,他就是以此看待自己的生命故事。

「這就是意義的力量。幸福和快樂來來去去,不過當時運不佳時,唯有意義給人堅持下去的力量。」史密斯如此結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