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動物的家

圖與文/滿佳 |2017.07.23
2021觀看次
字級
木柵動物園。圖/滿佳
獨坐的人猿。圖/滿佳
眼睛腫泡的駱駝。圖/滿佳
動作遲緩的白犀牛 圖/滿佳
大象眼睛被下垂如茅草的睫毛遮蓋。 圖/滿佳

文/滿佳

動物園算不算動物的家?如果算,那麼去木柵動物園便算正式拜訪牠們的社區和住家囉!

可惜拜訪當天與我志同道合的造訪者太多,多到幾乎人山人海,加上巧遇天氣晴朗陽光熾盛,走得汗水直淌。園區裡的動物大概感覺天已夠熱又被騷擾很反彈,幾乎都不給看,老以背部或睡姿面對訪客,有些家裡屋主甚至躲起來,根本找不著踪影,只剩空蕩蕩的柵欄或土堆草皮。

圓仔活潑猿猴沉默

首站拜訪貓熊的家,已長成圓滾滾大塊頭的圓仔,不斷在枝幹間俐落地爬上爬下,倒掛晃盪玩得不亦樂乎,毫不在意圍觀人們手機與相機拍照的怪聲。這時忽聽旁邊中年男士與輪椅上老母的對話。「媽!緊看!圓仔。」「啥米!圓仔那ㄟ變這大隻,嘸古錐。」「生這濟年呀,大漢啊啦!」「伊阿ㄟ大漢喔!」阿嬷思考邏輯很奇怪,動物也是生命,怎可能不長大呢?

那隻兀自靜坐石頭上的長臂猿,有張酷似小孩的臉,乍看簡直就像迷途誤闖園區的孩子,一臉哀戚苦等親人接牠回家似的。那隻號稱與人類同宗的猩猩,則有張滄桑的老臉,垂著前肢在豢養圈內百般無聊的逛一圈後,踱到大石頭後背著同伴坐下。那低頭的背影,讓我無端想起街底做資源回收的獨居長者,他(牠)們看起來似乎都不快樂。

遠離原野神氣盡失

體型龐大的白犀牛、駱駝、美洲野牛、黑熊、大象等,不知是否被馴養太久,野性雄風盡失,都顯得有點「大塊呆」,或病懨懨趴著,或頭靠牆呆站,或慢吞吞移步,遲緩的動作看在小朋友眼裡頻問大人「那隻XX(動物名稱)是真的假的?」

孩子問得好,這些大型動物失去活躍奔跑的原野,只能委屈在牆邊、柵欄內,想像那寬廣的原鄉,情何以堪啊!

此趟拜訪最難忘的印象是,近距離接觸動物的眼睛。大象眼睛被下垂如茅草的睫毛遮掩,不禁懷疑牠看得清前路嗎?駱駝一對看來視線渾沌的腫泡眼,好像長久睡眠不足;驢子乾脆閉眼站著,懶得搭理遊客招呼;駝鳥長在兩旁始終直視左右二邊的雙眼,標準的絕不正眼看人一族;國王企鵝睜眼傻愣瞪著眾多的手機,一副「發生啥事」的不解神情;猿猴類彷彿可與人類靈犀相通孤單期待的眼神,最是教人不忍與其四目交接。不知那些負責照顧動物的工作人員,能否從這些費猜疑的眼神中,讀懂牠們的心聲,滿足牠們的需求。

教育目的寓教於樂

其實木柵動物園區動物的家,園方已盡可能仿照牠們的出生地,細心規畫出亞熱帶、溫帶;雨林、沙漠;澳洲、非洲、台灣等地區;又按照動物屬性分設爬蟲、昆蟲和鳥類等區域,逛完全區你對地表氣候帶與動物生長棲息地的關聯及其習性等,便能有個完整的基本概念。園裡不論動物房舍或植栽植物前,都立有清楚的解說牌,遊客可快速一目了然你面對的是什麼,只要不走馬看花仔細慢慢看,這的確是個寓教於樂的知性廣場。

有朝一日動物園若能讓所有動物擁有更寬廣的家,牠們活力奔馳的身影,肯定是最動人的畫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