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博物館 重現老北京

 |2017.05.22
219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北京有座「聲音博物館」,收藏二百多種老北京的叫賣聲、響器聲等;創辦人是中、英混血的秦思源,他尋找、記錄、重製消逝中的北京聲音,還原老北京風貌。

「老北京人會聽著聲音過日子。」例如清晨,當水在水車裡搖晃的「咕咚咕咚」聲響起,居民就知賣水的來了。秦思源說,聲音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他們養鳥蟲來聽聲音,北京的叫賣響器也極具辨識度」。

他記得當年滿街自行車鈴聲、國營商店售貨員愛理不理的應答聲、電報大樓整點時震耳欲聾的〈東方紅〉音樂聲,當然還有鴿哨聲。「北京是獨一無二的傳統聲場,全世界都玩鴿子,可是只有北京在鴿子背上放個哨子。」秦思源說。

還原鴿哨音

鳥種也很講究

光是還原一九三○年代的鴿哨聲,秦思源和團隊花了約半年。首先是鴿子品種,必須是中華觀賞鴿,不是信鴿;養鴿人家得安靜,錄時不能有車聲;鴿哨又分竹子、葫蘆材質;懸掛位置不一樣,聲音也不同。秦思源終於找到一戶世代玩鴿的人家,保留著給鴿子帶哨的習慣,他們到郊區空曠處錄音。

走進聲音博物館,可在觸控螢幕上點選年代、季節、時間、天氣;例如點選一九五○年代前、春、日、晴,就會響起賣糖葫蘆的聲音:「來——冰糖葫蘆喲——冰糖嗒!剛蘸的!」還有一陣輕微風聲。

秦思源說,他想還原各年代甚至年分的聲音,當中涉及很多細節。例如一九四九年後進入社會主義時期,不許小商小販出來,叫賣聲漸漸沒了;後來有了意識形態的聲音,比如政府宣傳、廣播體操等社會運動聲音。此外,一九四九年前,一個人往往一輩子都待在出生的城區,東城、西城的北京市民口音都不同。

秦思源說,他十年前策畫「都市發聲」展覽,請來國際音樂家、聲音藝術家到北京,並向聽眾徵集他們最喜歡的北京聲音。

他表示,很多聽眾說,他們喜歡的叫賣聲、響器、鳥叫聲已經消失了,或正在消失;而這些知名聲音藝術家對他說,全世界北京的聲音最豐富。他意識到,北京的聲音就是北京的歷史,「如果現在不記錄,今後更難復原」。

已蒐200聲響

目標近年破千

秦思源的外祖母是「民國三大才女」之一的凌叔華,其故居被捐給政府,建成史家胡同博物館;擔任藝術顧問的秦思源,想到以聲音為媒介建立「館中館」——聲音博物館。

聲音博物館二○一三年問世,迄今收錄二百多種老北京聲音。「我們一直增加聲音內容」,秦思源說,幾年內將有超過千種聲音,還將開設「網上聲音博物館」,留住北京的今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