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18) 十修歌

星雲大師 |2016.08.24
4542觀看次
字級
無相頌1

無相頌1

唐.惠能大師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諠,

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作者

惠能大師(638~713),中國禪宗第六祖,號六祖大師、大鑑禪師。范陽(河北)人,在黃梅五祖弘忍禪師處受傳法衣鉢,繼承東山法門。主張「頓悟」法門,影響華南諸宗派,人稱「南宗」,與北方同為五祖的弟子神秀並稱「南能北秀」。其生平教說有門人法海集錄成《六祖壇經》。

賞析

「心平何勞持戒」,凡夫與聖賢,都具足真如法性,在聖不增,處凡不減,所以是平等;既是平等,哪裡有尊卑高下的差別?一切都是平等法。

在平等法裡,沒有分別、沒有大小、沒有糾紛。當一個人的心中常持平等觀,他的舉手投足必然合乎禮法,又何須再刻意去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如果我們的行為耿直正當,不諂曲、不虛偽,做人處事合乎八正道,如維摩詰居士說「直心是道埸」,何必一定在形式上去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每個人都要有感恩心。

我們今天可以立足在這個世間,國家給予我們多少幫助?教育給予我們多少知識?各行各業的人士,給予我們多少方便?他們對我們都是有恩惠的。

尤其父母生我、養我、教我,更應該感恩。

「義則上下相憐」,平日對上要尊敬,對下要憐愛,人我之間互相幫肋、互相友好、互相提攜,這不就是有情有義的人生嗎?

「忍則眾惡無諠」,一個人最大的修養莫過於忍。所以老一輩的人總是勸人「凡事要忍一忍」,但是對一個正值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來說,往往會不以為然,認為:難道這個世間除了忍以外,沒有別的方法嗎?實在說,真正能決解問題的,還以忍為最佳的良方妙藥。

「若能鑽木出火」,過去的人鑽木取火,如果功夫不夠、時間不夠,做做停停、停停做做,終究是徒勞無功;如果能持之以恆,必定能夠鑽出火苗。

「淤泥定生紅蓮」,一個人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待人謙和有禮、清淨無諍、常行忍辱,縱然是周遭的環境不好,也絲毫影響不到他;就像一池的汙泥裡,也能生長出清淨的蓮花。

有人說這個世間是五濁惡世,我們身處的社會是個大染缸,其實,不管外在的境界如何汙濁,都不必害怕,只要自我期許做一朵清淨的蓮花就好了。


十修歌

文/星雲大師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佛教講「修行」,有的人要到深山裡修,有的人想在寺院裡修,有的人就在家庭裡修,也有的人選擇在人群中修。其實,真正懂得修行的人,處處都可以做為修行的道場。

另外,喜歡參禪的人,到禪堂裡打坐;喜歡念佛的人,到念佛堂裡靜修;喜歡學密的人,到壇場裡結印;喜歡聞法的人,到處聽經。也有的人喜歡到寺廟裡做早課,有的人喜歡參加假日共修法會,有的人喜歡結伴朝山,也有的人喜歡行善作福。

總之,修行的方法很多,可以閉目冥思、瞻仰佛像,可以聽經聞法、諦聽無情說法,甚至也能以音聲作佛事,唱誦、稱念、讚歎,無一不是修行之道。

為了修行,有的人跋山涉水,尋師訪道;有的人萬里奔波,找尋皈依處。有的人「修你修我又修他」,有的人「修身修口又修心」,有的人「修時修地修人我」,有的人「修福修慧修資糧」。當然,凡夫要想超越自己,希望成賢成聖,必得要修行。好比破舊的衣服不縫補,穿起來就不體面;漏水的房屋不修補,住起來會不安心。同樣的,妄想紛飛的心不清理,又如何能超越自我呢?

以佛教禪門的打坐為例。身口意三業若想要與佛心相應,首先可以用「毘盧遮那七支坐法」調身,以「九住心」令心專注一境,或是智者大師的「六妙門」、六祖惠能大師的〈無相頌〉等做為修持,如此定慧等持,日久修行必能漸露曙光。

除了禪坐,念佛也是方法。念佛有持名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有計數念、禮佛念、金剛念等方式。最重要的是,念佛要能念到一心不亂,當然,念佛也不能光只是念,還要再修「三十七助道品」,畢竟往生淨土,不可以缺少福德因緣。

若是身為出家僧侶,五堂功課正常、行住坐臥有威儀、吃飯五觀想、持誦各種經文等,也都是修行法門。

信仰的入門實在有多種,但是一般人總想「修行成佛」,卻很少聽到要「修行做人」。其實,修行先要把人做好,所謂「人成即佛成」。在此為讀者獻唱一首「十修歌」,提供做人的修持法門:

一修人我不計較;

二修彼此不比較;

三修處事有禮貌;

四修見人要微笑;

五修吃虧不要緊;

六修待人要厚道;

七修心內無煩惱;

八修口中多說好;

九修所交皆君子;

十修大家成佛道;

若是人人能十修,

佛國淨土樂逍遙。

──摘自《人間萬事》第十二冊 p.62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