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55)

文/星雲大師 |2016.10.14
106376觀看次
字級
彌勒菩薩 三世紀貴霜王朝古犍陀羅(巴基斯坦)造像藝術,故宮博物院藏。圖/資料照片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我有一布袋,
虛空無掛礙,
打開遍十方,
入時觀自在;
一缽千家飯,
孤身萬里遊,
睹人青眼在,
問路白雲頭。
        ──唐‧布袋和尚

【作者】
布袋和尚,明州(浙江)奉化人,生年及姓氏不詳。自稱契此,即取意「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相傳為彌勒菩薩的應化身。
在《景德傳燈錄》記載,布袋和尚身材胖大,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常用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均貯於囊中,時人稱長汀子布袋師。師示寂時,說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為他的一生做了最好的寫照。

【作者小故事】
彌勒菩薩久遠劫來早已成佛,為了度化有情,經常化現不同的身相,只是一般人不認識他。
例如在中國六朝,曾化身為善慧大士,唐末五代時也曾化現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有著像謎一般的身世,常示人吉凶和氣象,還有各種禪機隨緣說法。
他常在禪杖上挑著布袋,遊行大街小巷吟唱著:「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打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一位年輕的禪僧白鹿師貴每天見布袋和尚在街頭吟唱,好奇問:「什麼是布袋?」布袋和尚聽了也不回答,微微一笑就把布袋放下。白鹿禪師接著又問:「什麼是布袋下的事?」布袋和尚一樣不說話,背起布袋邁開大步走了。白鹿禪師似懂非懂,於是向他的師叔福保從展禪師述說此事,福保禪師便想去試探他。
福保禪師到布袋和尚經常走動的街上,果然看到他在那裡,於是叫住他,問道:「什麼是佛法大意?」
布袋和尚一言不發的放下布袋,叉手站在那裡。
福保和尚追問道:「難道就只是這樣,還有向上的事嗎?」
布袋和尚拿起布袋挑在禪杖上,走了。
福保禪師對著他的背影禮拜,忍不住讚歎:「放得下,提得起,這才是真灑脫!」

包袱
文/星雲大師

人生的包袱有多重呢?除了有形的大包小包的包袱,經常背東背西、運來運去以外,人生還有很多精神上的包袱、文化上的包袱、生活上的包袱、人情上的包袱。想想人生也怪可憐的,從小到老,一直都被包袱壓得喘不過氣來。
人際之間,別人對你很好,有人情上的包袱;別人對你不好,又有心理上鬱卒的包袱。家庭生活,柴米油鹽都成為經濟上的包袱;人我是非,善惡好壞,也成為自己道德上天人交戰的包袱。甚至貪瞋愚痴、無明煩惱,都成為心理上的包袱。
人,為了生活,除了不得已的許多包袱以外,有時還要自己找來許多文化上的包袱,例如有的人建房子,要看風水地理;創業開張,要看吉時良辰,這都是自找的包袱。甚至別人的一句話,就是自己的一個包袱,別人的一個臉色,也是心理上的一個包袱。人生活得也實在很辛苦,為了背負人間的包袱,又怎能自在的生活呢?
我們要照顧自己身體的健康,身體就會成為我們的包袱,我們要顧念家庭的責任,家庭就會成為我們的包袱,我們應該要對社會付出關懷,社會也會成為我們的包袱,我們應該要忠心愛國,國家安全也是我們的包袱。
「有」也是包袱,「無」也是包袱,「好」也是包袱,「壞」也是包袱。但是有的人喜歡背包袱,因為包袱裡雖然藏有煩惱,但也有些許的歡笑,例如父母背兒女,就是甜蜜的包袱。有的人要幫人解難扶危,就背負了一些不好受的包袱。
其實,佛教裡對包袱的處理方法,就是當你要用包袱的時候,就提起它,當你不用包袱的時候,就應該把它放下。當提起時提起,當放下時放下;不如此,應該提起時你把它放下,就不能活用,應該自由自在的時候,你偏要背個包袱在身上,何等累贅呢?
所以,借用布袋和尚的人生觀,做為我們做人處事的參考。布袋和尚每天背著一個布袋,他「大肚能容,容卻人間多少事;笑口常開,笑盡古今多少愁?」甚至他常說的「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布袋,就是包袱。一個人真能放下生活中的大小包袱,這樣的人生真是何等逍遙自在啊!

──摘自《迷悟之間》第十冊 p.19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