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寺院 年修德禪寺 台灣佛教發展縮影 陳瑋全 |2014.11.24 語音朗讀 62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永昌寺住持東海亮道,將修德禪寺列入台灣三十三觀音寺並致贈三十三觀音之能靜觀音。圖/記者邱麗玥 日本總持寺贈與昭和天皇御賜聖壽尊牌,即一般稱為長生祿位,為主政者祈福是日本寺院的傳統。圖/記者邱麗玥 千家寺院 圖/記者邱麗玥 遷建佛寺以牛車將諸佛菩薩、佛桌、鐘鼓等一車車運載至新址。圖/記者邱麗玥 日治時期所留下的古香爐及籤筒。圖/記者邱麗玥 日治時期所留下的古香爐及籤筒。圖/記者邱麗玥 現任住持傳惠法師,手持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紋章金襴傳法衣。圖/記者邱麗玥 傳惠法師參與許多佛光山草創時期的工程,前排右一為星雲大師。圖/記者邱麗玥 文/記者陳瑋全專題報導 台南修德禪寺最初起源於齋教金幢派蔡文舉(蔡阿公)門下的慎和堂,齋教是清代台灣的在家佛教,支派有龍華、金幢、先天三派之別。起初原為茅蓬斗室,位於鹽水鎮之嘉芳里,日據明治三十九年(一九○六)年遷入現址,大正八年由義存法師等七人發心重建,並更名為「修德禪寺」。 義存法師生於一八八三年,俗姓吳,單名賜,出家前曾習漢文、經商,後於新營茄苳腳建茅蓬清修,並依止齋教金幢派妙英師姑修行。一九一六年機緣成熟,在妙嚴法師座下披剃出家,後於高雄阿蓮大崗山超峰寺研習佛法,歸屬臨濟宗大崗山法脈,且依歷史淵源前往福建鼓山湧泉寺參學、南海普陀山受具足戒。為早期台灣佛教四大法脈大崗山派的重要人物。 日系法脈 百年辛勤建設 一九一九年慎和堂遷移至鹽水鎮中山路二十號,更名為「修德院」,因應日治時期宗教政策,成為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在台灣的第一個佈教所,並禮請日僧東海宜誠為首任住持兼佈教所主任,為日治時期嘉南地區重要名剎,寺廟建築宏偉,信徒眾多。義存法師在遷建工程完成後,至湧泉寺參學,南海普陀山受戒,四大名山朝聖,並東渡日本各名山寺院行腳參訪,於一九二五年返回修德院接任第二任住持兼佈教所主任,嗣又任臨濟宗台灣開教師台南州本部長暨臨濟本宗議員,一九二七年得日本總持寺贈與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紋章金襴傳法衣與昭和天皇御賜聖壽尊牌。 一九四六年台灣光復以後,修德院更名為修德禪寺,隔年義存法師圓寂,由弟子永錫法師繼任為第三代住持,當家為永相法師,知客為開勤法師,一九五八年發起重修正殿拜亭,人眾十餘人躬耕一甲餘土地以維持日常開銷,並於任內完成靈山寶塔。 一九七三年開勤法師接任第四任住持,並創設火葬場一座。一九七八年八月申請遷建修德禪寺於治水路,一九八○年完成佛像安座,一九八三年開勤師因遷建工程勞心勞力,暑熱侵蝕,過度勞累而不支病倒,於十月十八日捨報圓寂,由現任住持傳惠法師繼任為第五任住持,接手未完成之寺院建設與弘法事業。 一九八五年重塑大殿三寶佛像暨遷置五台山十八羅漢像,一九八七年再完成南北寮房、五觀堂、圖書室等及寺院之外圍工程。 臨濟兒孫 保留法脈文物 修德禪寺早期的法脈傳承相當有代表性,因為注重歷史,保留了早期的歷史文物,例如義存法師時期的雲板、臨濟宗妙心寺派的金襴傳法衣以及明治天皇的聖壽尊牌,讓我們可以見證時代的演變。 時至今日,修德禪寺仍舊與原先法脈保持聯絡,於二○○一年加入大崗山義永法脈聯誼會,獲法脈傳承證明匾額一座。二○○三年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永昌寺住持東海亮道,為紀念恩師東海宜誠,乃依老和尚在台弘法法緣,致贈修德禪寺三十三觀音之第十九尊─能靜觀音,並將修德禪寺列入台灣三十三觀音寺。 關於修德禪寺與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因緣為何能夠延續不斷?學者王見川在評論東海宜誠的佛教事業時認為:「東海宜誠的佛教理念重視社會事業,深深影響南部百餘個聯絡寺廟。戰後,日本佛教撤離台灣,各宗的痕跡不見蹤影,唯獨臨濟宗妙心寺派尚與台灣寺院交流。其成果,可說與東海宜誠有密切關係。」由上述之內容,可知修德禪寺近百年的發展,正是台灣佛教發展的一個縮影。 特別是在台灣光復後,許多寺院為抹除日治時期的痕跡惟恐不及之際,修德禪寺將這些歷史文物妥善保管,為當代留下難得一見的時代見證,有幸見到,意義非凡。 前一篇文章 歷史變遷 鹽水佛教聖地 下一篇文章 林貞鐃古法妝佛 再現神佛風采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悲懺法會南華登場 見證百萬人興學成就教育願心媽祖祈福文化節今擲筊求好日 將於9/27熱鬧登場白沙屯媽祖進香3/18出發 今晚放頭旗昭告四方 全台唯一水上遶境 復興宮媽祖石門水庫祈福 土地公迎頭牙誕辰 各地湧入大批信眾祝壽 鹽水武廟文昌祭傳承古風 道長為學子點竅門 作者其他文章發揚運動精神 體育也是修行文化弘揚佛法 開創佛教新紀元中華漢傳佛教攜手 教界展新猷大正大學參訪 中日佛教話和諧秉持佛陀教義 中日佛教友好兩岸僧信訪日 漢傳佛教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