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大安文化 森林公園見觀音 |2014.04.15 語音朗讀 206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觀音像,由名家楊英風製作。 圖/黃福其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因六大宗教建築,而有「天堂之路」美稱。圖為已列古蹟的清真寺。 圖/黃福其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因六大宗教建築,而有「天堂之路」美稱。聖家堂。 圖/黃福其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因六大宗教建築,而有「天堂之路」美稱。懷恩堂。圖/黃福其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大安區公所正在舉辦「二○一四走讀大安文化節」,其中,首度結合台灣師範大學人文學社師生進行「大安森林公園文史調查」,並探索老照片故事;新生南路、信義路口的公園入口處,有一尊高大的觀音像,由大雄精舍設立,形成「公園裡有觀音」的特殊景象,常引人探問。 區長蘇素珍表示,觀音像是雕塑名家楊英風的作品,極具藝術價值,好不容易保留在現地,形成「公園裡有觀音」的罕見景象。 她說,占地約二十六公頃的大安森林公園,土地原是新北市板橋林本源家族所有,日據時代規畫為七號公園預定地。後來政府遷到台灣,成為憲兵新南營區及建華、岳廬新村二個眷村所在,曾居住數千人,並設置國際學舍與體育館。 國際學舍與體育館常舉辦活動及展演,包括:體育、音樂會、放映電影等,以春秋二季的全國圖書出版品展覽最著名,還有數屆中國小姐選拔,包含一九六二年第三屆中國小姐選拔,由方瑀、劉秀嫚、江樂舜三人並列第一,後來方瑀嫁給前副總統連戰,並冠了夫姓,劉秀嫚則成為藝人。 文史工作者李杰穎表示,民國七十四年,觀音像由大雄精舍設立,由楊英風製作,因用地屬公園用地,因此與官方、地主約定「只樹立雕像,不設寺廟」;這尊由楊英風塑造的觀音像,才得以安立在此。多年來,經鄰近居民用心經營,將公園開墾成綠意盎然的「竹林禪意區」,並結合民眾生活。 民國八十二年,大安森林公園拆屋建公園,觀音像面臨去留危機,經佛教界多位法師號召,以及立委和社會各界積極爭取,經過協調,達成多項協議,包括:觀音像捐台北市府;大安公園內保留觀音像;觀音像為藝術品,佛教徒不得在像前進行焚香、膜拜等宗教行為等,才讓觀音像得以保存在原址,讓觀音菩薩以靜默之姿寂然教化。 蘇素珍表示,舉辦「二○一四走讀大安文化節」,找回許多老相片與令人感動的老故事,例如:為了解觀音像,除向大雄精舍明光法師索取老照片,明光法師還提及,楊英風當年製作十餘尊同款觀音像,有八尊送到中國大陸各佛寺,好像「台灣未反攻,觀音先登陸」,相當有意思。 前一篇文章 教界動態 下一篇文章 中華聖母嫘祖生日 廟會祈福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悲懺法會南華登場 見證百萬人興學成就教育願心媽祖祈福文化節今擲筊求好日 將於9/27熱鬧登場白沙屯媽祖進香3/18出發 今晚放頭旗昭告四方 全台唯一水上遶境 復興宮媽祖石門水庫祈福 土地公迎頭牙誕辰 各地湧入大批信眾祝壽 鹽水武廟文昌祭傳承古風 道長為學子點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