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現代詮釋--皈依三寶

星雲大師 |2014.03.21
14762觀看次
字級
圖/香海文化提供,游智光(Jack Yu)繪

傳統之說


皈依

梵語śarana,巴利語sarana。指皈敬依投於佛、法、僧三寶。皈依之梵語含有救濟、救護之義,即依三寶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攝導皈依者,使能止息無邊之生死苦輪大怖畏,而得解脫一切之苦。又《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載,皈,反還之義,即反邪師而還事正師;依,憑依、依靠之義,即憑心之靈覺而得出離三塗及三界之生死。

三寶

梵語tri-ratna 或ratna-traya,巴利語ti-ratana或ratanattaya。係指為佛教徒所尊敬供養之佛寶、法寶、僧寶等三寶。又作三尊。佛(梵 buddha),乃指覺悟人生之真相,而能教導他人之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諸佛;法(梵dharma),為根據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說之教法;僧(梵sagha),指修學教法之佛弟子集團。以上三者,威德至高無上,永不變移,如世間之寶,故稱三寶。


依諸論所說,三寶之類別有多種,通常有三種之別,即:(一)別相三寶。即佛、法、僧各各相別不同。(二)一體三寶。就其意義與本質而言,佛、法、僧三寶,名雖有三,但體性為一。(三)住持三寶,指流傳、維持佛教於後世之三寶,即佛像、經卷、出家比丘等三寶。

(摘自《佛光電子大辭典》第四版)


星雲大師現代詮釋 皈依三寶

佛陀說人人皆有佛性,因此,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皈依自己,所謂「心佛眾生,無二無別」。

佛、法、僧三寶是佛教徒信仰的中心,是超越世間的聖財。

佛是教主,法是真理,僧是導師,三者都是讓眾生得度的重要因緣。經典譬喻: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護。對於患病的人來說,唯有同時擁有三者,才能病癒。人生也是如此,唯有依靠佛、法、僧三寶的力量,才能離苦得樂,才能獲得自在解脫。

佛如光,能圓熟眾生。光有照耀、溫暖、成熟三個功用。因為有光,黑暗中有了光明,我才不會恐懼;因為有光,溫暖的熱度讓我不怕寒冷;因為有光,太陽能夠成熟萬物。所以佛光普照,讓心中有了光明,使心燈亮起來;也可以說,皈依佛,就為自己在心中建了一座發電廠,慈悲、智慧、信心的善法,就能源源不斷。

法如水,能滋潤眾生。水有洗滌的功用,能去除我們的污穢業障;有解渴的功能,能解除人的飢渴;有生長的能量,一花一草,要靠水澆灌,水能讓我們健康、成長;皈依法,就好像在我們心田裡建設了一座自來水公司,法水滋養我們的身心,洗滌我們的煩惱塵垢。

僧如田,能植福種德。僧是老師,像觀音菩薩、彌勒菩薩、地藏菩薩、高僧大德等善知識一樣,都是我們的老師,教育我們、指導我們、傳授我們知識、為我們服務、給我們方便;所謂福田僧,我若皈依他們,就如擁有很多的田地,可以種植耕作,讓作物五穀豐收。建大樓也好,種植五穀也好,都可以發展、成長。

擁有世間上的金銀財寶,我們的生活比較好過;佛法僧三寶是精神內在的財寶,我們得到以後,平安、幸福、解脫、自在會增強。猶如老人家走路不方便,有根柺棍就會安全;一個孩子被欺負,即使父母不在他身邊,只要大叫一聲「媽媽!」欺負他的人心想:「喔,他有媽媽。」就不敢了;同樣的,世間上有許多邪魔外道的災難,就是三寶不在我身邊,只要我想到它、我念它,也會發揮很大的力量。

皈依三寶的真正意義,是從最初三寶、常住三寶而皈依自性三寶。佛陀說人人皆有佛性,因此,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皈依自己,所謂「心佛眾生,無二無別」。所以對於三寶,心中一定要具備恭敬與肯定,才能從中得到利益。

皈依三寶後,雖然沒有戒條約束,但皈依信仰,本身就是一條戒律。尤其信仰,代表的是自己的心、自己的人格,更不應違犯,所以皈依三寶並不是拜師父,而是要皈依自己的希望,皈依自己的本性,應該要自我期許,自我尊重,遵守佛陀開示的做人基本道德,守護自己做人處事的根本,要正行、正語、正念,奉行「三好運動」──身不做壞事,口不說壞話,心不動惡念,身口意就能獲得淨化,那麼才算是真正瞭解皈依三寶的意義了。

皈依提問

問:我們信仰佛教,是否只要皈依三寶就可以了呢?

答:皈依只是信仰而已,還是不夠。等於一個人就讀一年級了,難道不要升二年級嗎?還是要繼續提升。

皈依三寶之後,接下來要求受五戒。有人會問:﹁我受了戒以後,犯戒怎麼辦?﹂難道你不受戒就沒有罪嗎?反而你受過戒,有了懺悔心,罪過比較輕,不受戒的人不知懺悔改過,罪過比較嚴重。

我們到監獄調查,那些失去自由的人,都是觸犯五戒。如殺人是犯殺生戒;貪污是犯偷盜戒;妨害風化是犯邪淫戒;譭謗是犯妄語戒;吸毒能傷害人的神智,是犯飲酒戒。受戒也等於守法,能夠受持五戒、真正認識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依我的瞭解與認識,一個人寧可以犯戒,也要受戒。

問:如果自己是皈依三寶的佛弟子,偶爾陪伴朋友到神廟拜拜,是否我們也要隨同禮拜?

答:皈依三寶之後,一樣可以禮拜祖先、向其他神祇合掌致敬,只要是正派而非旁門左道的神明都可以禮拜,這只是表示恭敬。就如同人與人見到面要行禮、握手,要有一些應對的儀禮,但是皈依三寶代表的是一個終身的信仰。

問:皈依三寶之後要拜佛,佛教有很多佛菩薩,您認為我們拜哪一尊比較好?

答:所謂﹁佛佛道同﹂,佛、菩薩並沒有前後名次及功德多寡的分別。就如光明,這一盞光和那一盞光彼此沒有分別,也不互相障礙。

如果是在家信徒,可以禮拜觀世音,慢慢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苦救難,他會加持你。禮拜地藏王菩薩,也可以學習地藏菩薩的勇敢──﹁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諸佛菩薩可以幫助我們發菩提心。也可以效法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的精神,或者向很多的大德如太虛大師、印光大師、虛雲大師學習。

皈依三寶可以說是﹁親近善知識﹂,凡是能對我們的道德、學問,對我們的知識、未來有幫助的善知識,都可以向他學習,不必妄加分別。

(摘自星雲大師著《僧事百講》)


禪∣門∣語∣錄

文/星雲大師     譯者/滿和法師、Doris Koegel-Roth、Leon Roth

我們的心總是向外追逐,希冀獲得滿足與快樂,不斷追求的結果,卻只有獲得心靈的空虛與煩惱。《維摩經》說:「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當你聽聞正法,追求正當的宗教、正當的信仰,感到正法之味如飲甘露,心生愛樂,你會勤奮求法而不會感到疲厭,因為在法樂之中,獲得更多的歡喜。

“I prefer Dharma joy,not worldly pleasures,”says the Vimalakirti Sutra.Theharsh pursuit of sensual pleasure degrades and defiles the mind,but Dharmastudy forever delights and never tires us.Pursuing Dharma by the true pathwith the right faith is like tasting the world’s ripest,sweetest fruit.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