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蓮淨苑 轉動三通法輪

妙熙專題報導 |2012.12.10
2084觀看次
字級
金蓮淨苑山門。圖/妙熙專題報導

「保台戰地湧金蓮,三通之處法輪現。」這副對聯出自星雲大師之手,除頌讚金門金蓮淨苑大雄寶殿莊嚴殊勝,也說明了佛光山金蓮淨苑所處的地理位置、歷史意義與肩負的使命。

金門人 純樸善良

上周,赴金門和廈門各辦一場公益講座和佛學講座,有機會走訪一趟小三通。早期,金門人要到廈門必須搭機到台北松山機場,再到桃園機場,飛香港或澳門,才能抵達廈門,大費周章。

二○○一年小三通開放後,金門到廈門乘船只須五十分鐘,比坐高鐵從台北到高雄都還要近,歷史軌跡卻走了超過半世紀。前廈門市文化局長彭一萬曾寫一首〈門字歌〉:「廈門望金門,金門望廈門;兩地都是門,本是一家門。長年關大門,同胞難入門;何時齊開門,骨肉迎進門。」寫實又傳神。

「金門人淳樸善良,鄉親逾六萬人,街頭巷尾幾乎都認識,人情味濃厚。」金蓮淨苑住持永勤法師笑著說,他經常帶著佛光會師兄師姐去做佛事,到了喪家才發現他們彼此是親戚或友人。金門人相互問候,不問叫什麼名字,而是問:「你父親是誰?」十之八九就猜得出你住哪,又是哪個家族的人。

金城鎮 見證歷史

金蓮淨苑位處開發的金城鎮,高四層樓,已是金門高樓之一。過去,戰爭因素怕妨礙偵測,金門建築最高二層樓,現在逐漸開放建物高度,如雨後春筍。

金蓮淨苑外觀現代,很難想像早期僅是一間閩南式小廟,附近一片荒蕪墳地,散落豬舍及貧瘠的小田地。當年,金蓮淨苑是由幾位發心的善信,到海邊挑沙打磚、撿石頭奠基,一磚一瓦砌成的念佛堂。

一九六二年,星雲大師首次蒞金弘法,直到一九九三年再赴金門時,訪金蓮淨苑拜訪當時該寺住持普哲法師,結下善緣。

普哲法師一九九九年圓寂前,未把金蓮淨苑傳給女兒隆觀法師,無私地全權交給佛光山管理。

之後八年,佛光山派滿慈法師接續寺務,解決困難的重建工程。金蓮淨苑拆除重建期間,滿慈法師在佛光會督導楊清國居士協助下,到處商借場地,舉辦活動及法會,經過一段顛沛的艱苦歲月。

金青年 勤行三好

二○○七年金蓮淨苑落成,在世人面前展新風貌,大雄寶殿供奉緬甸玉佛,四周是一千二百尊琉璃佛手持金蓮,內鑲LED於佛壁內,殿內猶如華嚴世界燈燈相攝。

目前在永勤法師帶領下,秉持星雲大師以文化、教育弘法的理念,舉辦三好兒童亮起來書法比賽、三好兒童繪畫賽、冬夏令營,更由佛光會金門協會會長洪永善引薦下,拜訪近二十所國中小學推廣《人間福報》,進行讀報教育。

永勤法師表示,金門民風淳樸,孩子天真,吸收力強,從他們身上看見希望,現在幾乎都是佛光青年在做公益服務。他舉個例子,曾因活動接引一位六歲小朋友,他剛到寺院時說,不敢在這裡吃飯,因為都沒有「肉」,後來居然當起小義工,幫忙挑菜切水果。

這些小故事,看起來生活又平凡,但對經歷過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砲戰的金門,得來不易的和平景象,更讓人珍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