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士高錕 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9.10.07
174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六日宣布,擁有美國籍的三位科學家因在光纖和半導體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共同獲得二○○九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華裔光纖專家高錕(Charles Kao),是第七位獲諾貝爾獎的華人;這次另兩位得主是加拿大裔美國人威里亞德‧鮑以爾(Willard Boyle)及美國科學家喬治‧史密斯(George Smith 圖/路透)。

此次獎金一半頒發給香港中文大學的高錕表彰其對光纖的貢獻,另一半頒發給美國貝爾實驗室的鮑以爾及史密斯,表彰其對CCD的貢獻,算是遲來的肯定。高錕獲得一半獎金,其餘兩人各得四分之一。據「科景」網站(sciscape.org)報導,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主題在光的應用。

出生於上海的高錕現年七十六歲,號稱「光纖之父」、也是我國中研院院士,其研究主題是光在光纖中的傳播,他的研究大幅突破了光在玻璃光纖中傳播的距離,可以讓光在光纖中傳播遠超過一百公里,遠遠超過當時實驗室最好的成果(約二十公尺)。

光纖在通訊領域上的應用跟我們目前的生活應用已經是密不可分,例如網路的高速傳輸,大幅提高了我們的通訊品質。

鮑以爾及史密斯一九七○年代製作出可應用於數位相機、光學掃瞄器與攝影機的第一個CCD(Charge-Coupled Device 電荷耦合元件)。CCD主要是利用光電效應,將電子元件所收集到的光轉換成電子訊號。其困難的地方在於元件本身需要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畫素所收集到的光,轉換成電子訊號。

CCD在目前的生活中幾乎是無所不在,例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數位相機,裡面最重要的元件之一就是CCD。同時這也是科學研究上相當重要的工具,從小至顯微影像,到大至宇宙觀測,全部都有CCD的貢獻。

這兩項研究在諾貝爾獎頒獎記者會上,便直接展現出其普及程度及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現場許多記者用帶有CCD的數位相機捕捉宣讀得獎者的畫面,而記者會的現場則是由利用光纖為主的高速網路對全世界直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