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佛學院{14} 晨鐘暮鼓

菩心/佛教應用系 |2009.10.03
3050觀看次
字級

千百年來,晨鐘暮鼓儼然成為寺院的一種象徵,佛光山寺開山四十幾年,晨昏所聞圓潤洪亮的鐘鼓聲,來自叢林學院女眾學部的鐘鼓樓。這裡莊嚴寧靜,宛若世外桃源,每到清晨五點四十五分及晚間九點四十五分,在山上掛單的信徒,便會聽到西山傳出的鐘鼓聲;巡山知客法師也會引領遊客到大悲殿單墀,聆聽莊嚴祥和的天籟之聲。

晨鐘暮鼓,意指白天先叩鐘再擊鼓,晚上則先擊鼓後叩鐘,佛門的一天,在祥瑞且和穆的鐘鼓聲中開始與結束。清晨,鐘聲先緊後緩,清澈響亮,警醒大眾長夜已過,慎勿放逸沉睡;夜晚的鐘聲則先緩後急,平穩柔和,目的在提醒大眾覺昏衢、疏昏眛,並除幽冥之苦。

每周,老師會開牌兩位出家眾同學,一人負責叩鐘,一人負責擊鼓。被開牌的同學懷著謹慎虔誠的心情,面對每一次的司打,因為他們背負提醒大眾精進修道的責任。清晨,他們必須在香燈人員打「驚醒板」,叫醒全山大眾前就定位;司鐘的同學默念〈晨鐘偈〉:「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晚上則默誦〈暮鐘偈〉:「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不論早晚,快鐘及慢鐘各敲三陣十八下,共一百零八聲,聲聲皆是對社會、大眾、檀那(信徒)的祝福與祈願,願鐘聲喚醒被百八煩惱纏繞的人們。

擊鼓前,司鼓的同學先默誦經咒,在莊嚴肅穆中開始;每一下都是一聲佛號,緊慢相參,音聲和暢,宛如春之蟄雷,仔細聆聽,還可聽見風、雨、雷、電之聲,祈願國家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大師曾經說過:「寺院的撞鐘擊鼓,也是為了讓修道人啟發道念,發出清淨的情懷。聽晨鐘暮鼓,不亞於喜好音樂的人欣賞上好音樂會的感應。」大師並提及,晨鐘暮鼓是佛教裡最美妙的聲音。

從鐘聲也可以聽出一個人的品德,《星雲禪話》有一則公案,一天清晨,奕堂禪師打坐時,剛好傳來陣陣悠揚的鐘聲,鐘聲一停,禪師召喚侍者將司鐘的人找來,司鐘的小沙彌因以「鐘即是佛」的心來司鐘,所以能讓聽者攝受,小沙彌後來成為傑出的禪者。書中提到一句諺語:「有志沒志,就看燒火掃地。」是啊!若能在小事上用心,必能有一番成就。

二十六年前,佛光山地藏殿剛落成,師父上人寫了一首詩偈:「洪鐘初叩,檀那信施皆幸福;洪鐘再叩,九華本願幽冥眾生息苦輪;洪鐘三叩,世界大眾得和平。」冀望每一位聽聞到鐘聲的人,皆能消除憂苦,遠離苦海,得到幸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